全球货币支付占比:美元跌到47。31%,欧元涨至22。55%,人民币呢

近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基于金额统计的最新全球货币国际支付占比。

今年4月份,前5大活跃货币中,美元、日元份额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欧元、英镑占比小幅反弹,人民币份额虽然略微下降,但继续排名全球支付最活跃货币第四位,可以说彻底坐稳老四位置。

美元仍然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第一大活跃货币,47.31%的支付占比尽管相比上月微降0.06个百分点,但仍然遥遥领先其他货币。

欧元以22.55%的份额排在第二位,环比3月上涨0.62个百分点;英镑份额达到6.84%,较上月增加0.27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日元占比为3.97%,较上月减少0.16个百分点,排名全球支付货币第五位。

作为前五大活跃货币中唯一的新兴市场货币,4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降至4.52%,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三高水平,较3月份的4.69%下降0.17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总的来看,4月份的国际支付市场波澜不惊,仍是强者恒强的格局,美元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欧元和英镑还是千年老二和老三的位置,只有人民币和日元的份额较为接近,四五名之争相对激烈。

短期内美元的地位不可撼动,此前许多国家尝试用本国货币取代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都以失败告终,在全球范围内,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仍然是硬通货,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然而,近两年来,地缘政治紧张、美国挥舞大棒肆无忌惮制裁别国和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都在冲击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主导地位,特别是俄罗斯的遭遇也让其他国家看清了现实,“去美元化”需求更加强烈。

这么多年美元一直都在吃老本儿,靠着上世纪70年代以后积累的信用在支撑,只不过国际支付占比最近十几年下降很快,从最高的60%左右跌到如今的50%以下,领先优势还在,但已经不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欧元犹如一盘散沙,扶不起来的阿斗,稳坐千年老二位置,早就没了和美元掰腕子的心气儿。

英镑更不用提了,当年的大英帝国已成昨日黄花,再加上脱欧带来的影响,英镑在国际贸易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能有现在的支付份额主要是靠的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内容图片

日元在国际贸易领域并不受待见,它的贬值速度太快,日本央行随时有可能出手干预,汇率大起大落是外贸行业的大忌,今天刚收到的日元货款,可能隔天就贬值几个百分点,汇率风险太大。

相比之下,人民币虽然现阶段支付占比不高,但后劲足,前景好,潜力巨大。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有绝对信心保持自身货币汇率稳定,同时,中国又是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贸易往来中推动货币互换和人民币结算更加方便。

内容图片

中国建立了功能更全、更快捷方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截至2024年4月末,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518家,其中直接参与者141家,间接参与者1377家,分布于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初步实现了“哪里有人民币,哪里就有CIPS服务”的承诺。

内容图片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工具日益丰富完善,人民币外汇衍生品越来越多,吸引海外企业提高人民币结算频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的提升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保持平常心,稳步推进,经济健康发展,货币前景就差不了,人民币会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欢迎。


(财经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