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财经 > 正文

增值税税率降至13%后 如何应对客户降价要求

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将由16%下调为13%。很多小伙伴都在微信群里咨询大白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应对客户提出的降价要求?想起去年增值税下调1个百分点税率时,众多小伙伴的困扰。很多小伙伴反映,降一个点还可以接受,现在是降三个点,对方客户大多是上市公司,很强势,2018年就被逼降价一个点了,今年客…

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将由16%下调为13%。很多小伙伴都在微信群里咨询大白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应对客户提出的降价要求?

想起去年增值税下调1个百分点税率时,众多小伙伴的困扰。

很多小伙伴反映,降一个点还可以接受,现在是降三个点,对方客户大多是上市公司,很强势,2018年就被逼降价一个点了,今年客户要是提出降三个点,企业利润就没有了。

该怎么办呢?你会降价吗?

2018年增值税17%→16%

你给客户降价了吗?

增值税税率降至13%后,我们该怎么应对客户的降价要求

小伙伴们,还记得去年国家把增值税从17%降到16%,众多朋友反应他们的客户借机要求降价1%,从感觉上来说,似乎给客户下降1%是合理的,但从直觉上又觉得简单降价1%不太对。

感觉不对,有点乱,得捋一捋。

去年的时候,大白看到不少朋友在朋友圈里晒了这样一张图:

会计人应该都很清楚,

税率下调和价格无关!

增值税税率降至13%后,我们该怎么应对客户的降价要求

现在假设你的采购成本是100元,成交价是120元。

如果按17%增值税率:你的进项税是1000.17=17元,出项缴税是1200.17=20.4元,实际进项抵扣后,你的纳税额为:20.4-17=3.4元。实际利润为120-100-3.4=16.6元。

如果你不给客户降价,增值税为16%:则你的进项税是1000.16=16元,出项税是1200.16=19.2元,你的纳税额为:19.2-16=3.2元,实际利润为120-100-3.2=16.8元。

这意味着,如果你不给客户降价,少缴纳的0.2元税都归你了。

如果你给客户降价1%:则成交价是120(1-1%)=118.8元。如果按16%增值税率,你的进项税是1000.16=16元,出项缴税是118.80.16=19元,实际进项抵扣后,你的纳税额为:19-16=3元。实际利润为118.8-100-3=15.8元。

这比原来未降价未减税少赚了16.6-15.8=0.8元,利润减少了4.8%。

这不算不知道,算了吓一跳。不是说好降1%的吗?怎么利润一下降了4.8%?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细心的应该注意到:在你给客户降价的情况下,如果你的供应商没有给你同时降价,那么,你的利润将损失将近5%。所以,买卖有风险,降价需谨慎。

本来对企业是一项重大利好的政策

怎么就变成了糊涂账?

现在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保持6%一档税率不变。

但是现在对于企业来说,环境变化,税率改变,就会是一件斗智斗勇的挑战。我们抛开企业竞争力量之说,仅就降税了,对企业的价格是怎么影响的,来给提出降价要求的企业和应对降价要求的企业,分析一下降价对价格的影响。

首先:国家降税率,并不是对销售价格也相应的降低了同样的百分比,我们上一次见到增值税降1%,终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因此也降一个百分点,是吧?提出要求供应商降价的企业,首先看看你自己的销售价格,是否也降了呢?

可能对于中间环节的企业来说,他们的客户要求这样降价,他们被迫也是降了,可这个要求,首先是从下游客户传导下来的,这是一个竞争的结果,也是一个利益分配的过程,这不是增值税的原理导致的结果。

所以,做企业,始终要想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竞争环境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其次:假如所有上下游企业都按国家的税率来自觉的重新调整价格,也不是政策降3%的增值税税率,就要求上游供应商降价3%的,因为政府对企业征税,并不是降了3%的征收率(征收率与税率不是一个概念),增值税实质上是对企业增值部份按税率征税,企业的增值率不会是100%。

而且,就算每个企业都将政府的减部份让渡给下游企业,一个环节的增值税是这个环节增值部份减少的征税,才是可以让渡给下游的部份,这个部份的比例应该是这个环节增值率与减税率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不含税价格下调=增值率3%,含税价格下调=增值率3/1.16。

举个例子:企业的进项占营收的60%,假如企业的进项100%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管增值税税率是多少,进销项都是可以相抵的,那么,对这个企业来说,只是对增值的40%按税率征税了。

那么,现在增值税降3%,对该企业来说,只是减少了增值税税负1.2%,这个1.2%,还是是相对不含税销售而言的,不是对含税销售收入而言的。相对降税前的含税销售收入,只减少了税负1.0345%。

因此:从纯降税来看税负的下降,每个企业减税的空间,取决于该企业的增值率和上游企业的减税转移。实际上,上游企业也不可能是降价3%,合理的只能是将上游减税的部份转移到下游,正如我们分析的例子,税率降3%,企业降价1.2%。

借势要求上游或下游都要降3%的企业,不是不懂,就是借故耍流氓。但是在中国这类耍流氓的企业非常多,现实中有很多大集团、企业都非常强势,借机要求它的供货方(特别是充分市场竞争的部品)降价3%,供货方为了存活也不得不接受!

标签:增值税 税率 降价 2019年03月21日 11:4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