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慢慢步入资本经济时代。利用资本逐利的思维即资本思维是一种常见的金融思维,大家熟知的炒房客就是这样一类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这一类型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到这里,又不得不说一下,什么是资本,问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的思维立马想到是钱,是能购买东西的货币,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经济学中在流通领域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商品流通:W(商品)——G(货币)——W(商品),此流通仅实现货币功能,即购买商品使用价值;资本流通:G(货币)——W(商品)——G,(更多的货币),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那部分货币才能算得上资本,可以看出,资本有明显的逐利性。简单点,地产市场中的刚需购房者买的房子是商品,仅实现居住功能,即使用价值;而炒房客手中的房子是资本,为了在将来套利。其实炒房客就是金融思维的积极践行者。
资本经济时代,随着财富的积累和重新分配,贫富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将是未来财富角逐又是一片修罗场。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将会随着这即将到来的角逐体现的淋漓尽致。
马太效应的故事起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一位国王在远行之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10锭银子,吩咐他们去做生意,等他回来时大家再来见他。国王回来后,第一个仆人汇报说,他用这10锭银子做本钱,又赚了10锭银子回来。国王很高兴,于是奖给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他用国王交给他的10锭银子做本钱赚了5锭银子。于是国王又奖励给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国王交给他10锭银子后,他也想做生意,可是总怕做生意亏了不好交代;放在外面又怕弄丢了,所以一直包在手巾里好好保管着。结果国王命令他把银子全部交给第一个仆人,并且对大家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这个阶级利益还没完全固化的时代,阶级大门还没有关闭。然而很多底层人民开始读书无用论;中产阶级一味的追求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而过度焦虑;高层已经不参加高考,出国留学,继承家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越是生活困难,越要不停学习,用你的时间去丰富自己,不放弃,你永远还有机会。遇到困难不要埋怨世界的不公,埋怨和仇恨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改变。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游戏里,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不要觉得金融思维,是那些学经济学金融的才应该具备的,而你要把它当成我们都应该学习和了解的基本思维。不是有句话说:你可能不是富人,但你要像富人那样思考。
你要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努力和知识,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即使你这一代力不从心了,你还有下一代,为他们创造机会,奠定更好的基础。几代人一点点的努力积累,最终改变一个家庭。这样总比一天迷茫无事做,总想一夜暴富的心理,要实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