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了销售方式的革命,引发零售业自身的基础性变革
(1)商品流通领域从范围上讲,既包括流通领域的经营活动,也包括生产企业采购销业务。商品流通是由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三个相关的子系统构成。目前,很多生产企业已经直接介入流通,建立和控制自己的销售渠道,在某些领域已经成为流通行业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特别是一级批发,都是大厂商在直接操作,构造独立的销售网络。
在传统零售活动中,商流和物流占相当的主导地位——商流在先,物流为商流服务,信息流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管理工作。但是,在电子商务下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在于信息流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它对商流和资金流的支付产生替代,即原来面对面的交易、谈判、签约和订单的传递,通过电脑的网页直接就可以进行。信息流取代了商流,资金流也会被商流取代——不用传统的货币,甚至不用支票,而用特定的数据传输。
另外,在物流活动中,信息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数据库和网络取代传统、低效的流水式模式,如果企业在传统模式上不加以改变,就无法面对新的竞争对手,也就不会取得主导性的地位。沃尔玛在全世界有200多家巨型卖场,但它的库存只有几周时间,但如果同样的零售企业没有信息网络的控制,它的库存都是在3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这种成本、资金的占用,加上市场变化以后淘汰产品的损失,积压的损失,都要由商家承担,根本无法参与竞争。这是对于竞争方式的改变。
(2)市场概念更新。传统零售商业都讲商圈,王府井的商圈就在王府井,出不了北京,但是利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时,客户一下子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市场就形成了,这不仅使消费者购物的选择性极大增强,而且使零售业竞争更趋激烈。
(3)销售方式的变化对生产经营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些流通领域的传统批量进货、批量生产、规模经营的方式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