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北京设2300万人口上限 确定通州为行政副中心

据最新财经新闻报道,7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规划纲要》要求,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此外,《规划纲要》明确了北京2300万的人口控制…

最新财经新闻报道,7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规划纲要》要求,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此外,《规划纲要》明确了北京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并称“这是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


北京设2300万人口上限 确定通州为行政副中心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文魁称,虽然正式文件中没有明确北京市政府将搬迁,但将通州明确为行政副中心,意味着北京市政府有很大概率搬迁至通州。

“大城市病”困扰北京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既有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问题的内在困扰,更有非首都功能疏解给区域发展带来的机遇。

京津冀蓝皮书主编祝尔娟教授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难点就是北京的功能疏解,这是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直接动力。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强调,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

郭金龙介绍,一年多以来,北京围绕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采取了制定实施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关停淘汰一批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企业,推动搬迁一批物流基地和商品市场,引导创新资源向周边地区优化配置,着力推进人口调控和拆除违法建设等措施。

郭金龙认为,疏导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要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要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要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他强调,对于列入疏解的项目,属地政府都要有“嫁女”的心态,积极为疏解创造便利条件。根据北京市规划,2017年,完成1200家污染企业调整退出任务。

除产业、项目疏解外,对于北京而言,人口控制也成为破解“大城市病”的又一剂猛药。郭金龙介绍,《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是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5年时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近180万人。

确定通州为行政副中心

今日财经了解,今年以来,有关北京市政府将搬迁到通州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显示,“为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调整优化中央行政办公用地布局。根据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土地置换整合,形成组团式、相对集中的布局模式。在南苑或通州潮白河与北运河沿线的地区预留行政办公用地。”

今年5月,在北京市重大办联席会上,通过了《潞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暂停办理有关事项的函》,将潞城镇的17个村纳入到了全市2015年棚户区改造范围。目前,北运河沿线的潞城已率先启动搬迁。

虽然在《规划纲要》里面没有明确提出将北京市政府搬迁到通州,只是确定通州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但是文魁认为,搬迁过去的可能性比较大。

文魁解释称,北京市政府搬离城区,不仅可以缓解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也能带动通州地区的快速发展。在国内,杭州等城市采取这种搬迁方式加快新区发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北京建行政副中心 通州房价猛涨至3万

近期,通州不少楼盘单价已经从原来的2.5万元左右涨至3万元以上,燕郊部分楼盘已经涨到单价1.8万元。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周边的卫星城市房价肯定会有上涨带动,但如果过度炒作上涨预期,会导致削弱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的动力,缺乏持续长远发展动力。



(财经责编:刘瑞玲 )
标签:最新财经新闻 今日财经 北京 通州 副中心 2015年07月13日 16:0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