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创业板之父”成思危去世 回顾一生所学

据最新财经新闻报道,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于北京时间7月12日0:34分与世长辞,享年80岁。成老先生一路走好。成思危先生,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创业板之父,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系统工程、软科学及管理科学,近年来致力于探索及阐明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并积极研究和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最新财经新闻报道,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于北京时间7月12日0:34分与世长辞,享年80岁。成老先生一路走好。


“创业板之父”成思危去世 回顾一生所学


成思危先生,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创业板之父,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系统工程、软科学及管理科学,近年来致力于探索及阐明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并积极研究和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由于他为中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成思危指出,“研究金融问题需有战略观,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战略目标,因为目标一错,满盘皆输,如果目标不对,后面的战略和策略贯彻实施得再好,最后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造成严重损失。”

而在4月的智库研讨会上,成思危指出,智库要“实事求是,要多讲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如果智库来讲大话假话,那就非常得危险。”

危言警世成思危:股票跌起来先跌中小投资者

他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创业板之父”;他是风口上的观察者,人如其名;他将一生所学回报祖国。

这位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创业板之父”的老先生生前致力于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曾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智囊。

他独立的治学态度、温文尔雅的待人接物和敏锐清晰的思路一直被人称道;流利的英文表达及广泛的海外影响力在同时代学者中也尤为突出。

“他的眼界之开阔、思想之开放、治学之严谨是有口皆碑的,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敢于打破条条框框,这两点是我们这些中青年人远远赶不上的。”一名与成思危相熟的体制内人士表示。

一生所学报国

成思危于1935年出生于北平,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

根据财经新闻网报道,成思危是成家五个孩子中的独子,父亲成舍我是杰出的一代报人,母亲萧宗让曾留学法国,成思危自幼接受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出于对当时形势的判断,1951年7月,16岁的成思危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抉择:孑然一身从香港赴内地发展。

在此后回忆这段往事时,他说:“我当时和母亲说想回内地读书,她很不赞成,希望父亲能阻止我。但父亲向来不干涉子女的政治倾向、专业选择以及婚姻,所以并没有阻止我,从而使我有机会在夏日的一个早晨悄悄地离开了家。”

在内地,成思危从“南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总工会工作,此后又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化工(6.12,0.00,0.00%)研究院工作的成思危正打算干出一番事业,却遇上了“文革”。

“文革”期间,他因“出身官僚资产阶级”被下放当了锅炉工。文革结束后,成思危再次作出惊人决定,于1981年去美国读书。尽管当时46岁的他已在化工界小有名气,但到美国却改行学了工商管理,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学成后,成思危将风险投资的理念带回国内,成为了后来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1994年,成思危欣然接受了时任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的邀请,加入民建,并在1996年民建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3月,成思危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以老先生在当今中国的影响力和所能获得的医疗保健水平,他应该更长寿的,他就是操心。”上述体制内人士昨日表示,成老先生知道自己身患癌症,但他就是闲不下来,不仅经常把书搬到病床上,身体好一点的时候还尽可能地参加各种活动。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成思危却还在为中国经济四处奔波。就在去年,他在一个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还说:“首先,向大家抱歉,我已经过了79岁,即将进入‘80后’,另外今天身体不大好,嗓子有点哑,所以站着讲坚持不了,只好坐着讲,请大家谅解。”

而就在去年,他住院的次数更多了。

“创业板之父”谈股市

成思危每一次有关资本市场的论述都会引发市场关注。

1998年,成思危主导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这份被叫做“一号提案”的文件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高潮,同时开辟了民间投资的新渠道。

在“一号提案”的催生下,设置创业板受到高层和市场的关注,但过程并不顺利。成思危曾告诉记者,他多次奔走建议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其间失败过多少次,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最终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

作为“创业板之父”,成思危2013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了这个“孩子”的许多不足,其中包括:创业板企业缺乏显著创新;估值过高;对财富效应宣传有过分之嫌;缺乏做市商制度;存在虚假信息,内幕交易问题等。

他认为,创业板应该回到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轨道上来。

成思危对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和精准的观察角度也为市场和学界称道。就在今年5月,他还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在金融研究实践中,忽视或缺乏战略观的情形并不少见。“金融安全是现代经济安全的核心。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既不能麻木不仁、丧失警惕,也不能神经过敏、草木皆兵。”

文章称,一些人把所有的国际金融活动都当成阴谋,把国际金融活动比作你死我活的战争,主张要抗击国际阴谋。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当前国际金融的实际情况。有些人可能是真的担心,但更多主张“阴谋论”的人有着不同动机。

在关注资本市场的同时,成老先生对普通投资者也非常关注。在去年的那次采访中,成老先生曾随口问记者“炒股吗”,并笑着说:“现在监管和制度还是不到位,中小投资者风险太大,要跌起来就是先跌你们啊。”

在公开言论中,他还多次提到“有很多投资者并不清楚风险承受能力,股市好的时候就借钱拿房子抵押炒股,这很危险”;“中国股市发展需要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市公司质量、投资者素质、监管等四大问题。”

他曾提出,股市监管应该遵循“合法、依法、合理、适度、有效”的原则。对于虚假信息、恶意操作事件等一定要依法严惩,不严惩这些违法上市公司实际上就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成老说的话可能有些人听了不舒服,但每次都说到点子上了。”前述人士认为。

风口上的观察者

成思危总是关注着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而且总是抛出“劲爆言论”。

在2013年接受本报采访时他曾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不必依赖高速GDP,但要严格挤掉GDP的水分。“要保持投资的适度增长,要把投资里面的豆腐渣工程、建成之日就关门的项目、过于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三种水分挤掉,宁要7%,也绝不要掺水的9%。”

他指出,中国应该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的增长,减少对外需求的依存,前提是通过增加居民的收入,让人们有能力去消费,同时要完善社保体系,让人们敢于消费。

对于争议颇多的楼市,成老先生更是观点鲜明,他曾建议年轻人“有需要有条件就买,不要等”。

他认为,尽管楼市目前增速乏力,但中国的住房市场依然保持发展态势。因为土地、钢材水泥、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上升,所以房价大降是不可能的,就像股市一样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

“我们要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以达到买房的条件,而不是指望房价能大降。让所有的人都能有房住,是政府的努力方向。”

从为创业板奔走开始,成思危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就从未停止过。在近两年的中小企业相关论坛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一次企业联盟举办的活动中,成思危再次接受了本报专访。他提出政府补贴或限价只能是权宜之计,当前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政策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成本高、赋税重和人力成本提高三大难题。

也是在这次采访间隙,在场人都劝他多休息,不必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他抹了下头发笑着说:只要是能实实在在为中小企业做事的活动,我都愿意“站台”。


(财经责编:刘瑞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