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财政资金为何睡大觉 国务院部署新政解决

发布者:宋萌  (优府网  — 财经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据报道,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昨天发布通知,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提出十大举措力促财政资金“化零为整”,集中财力稳增长。最新财经新闻获悉,这是继本月10号,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八项举措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之后的又一积极财政政策。财经资讯获悉,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

据报道,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昨天发布通知,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提出十大举措力促财政资金“化零为整”,集中财力稳增长。最新财经新闻获悉,这是继本月10号,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八项举措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之后的又一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资金为何睡大觉 国务院部署新政解决


财经资讯获悉,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一方面,资金和新开工项目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大量财政资金进了预算却“趴在账面上”,没能充分发挥提振经济的作用。如何唤醒沉睡资金就显得极为迫切。新印发的方案开出了什么样的药方?

亮点一:财政资金化整为零。

具体来梳理方案的十项举措,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统筹”。十项举措中包括推进项目资金的统筹使用,加快项目预算批复和下达;推进政府预算体系统筹协调,三年内逐步取消一般公共预算中以收定支的规定;推进跨年度预算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等。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方案把碎片化的资金聚零为整,用到发展最需要的领域。这样既能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又能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

亮点二:探索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新方式。

方案中提到,要探索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新方式。对保留的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逐步改变行政性分配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发挥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

在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看来,探索新的转移支付方式,避免了过去专项资金专项使用造成的“一刀切”,这是把财政资金盘活存量具体化了。

石磊:中央财政给中央各个地方拨款,各地方考虑的投资重点可能是不一样的,那如果一刀切,本来这个领域它不需要这个钱,这部分的资金就闲置了。这实际上是把李克强总理讲的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具体化了。避免了像过去专项资金专项使用,导致闲置和资金不足同时存在的问题。

财政资金为何喜欢趴在账上睡大觉?

最近两个月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研究部署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目前,有一些地方、部门的财政拨款长年趴在账上,但另一些地方,却有大量民生工程亟需资金。财政资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著名会计学家张连起说,因为目前我国对于财政资金的问责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张连起:目前我国针对财政资金花不完,或者应该怎么来花等问题问责力度不大,特别是节余资金、节转资金长期爬在账上。而另一些地方的民生项目,比如环保、棚户区改造、水利等资金大量出现缺口。因此,如果有些地方的财政资金花不了,两年没用就要收回来。总之,不用就收回是硬性条件,我相信这么做,问责力度和问责机制肯定能建立起来。

稳增长需要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

对于回收机制可能导致突击花钱、花钱不到位等现象,张连起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稳增长的压力非常大,突击花钱这种情况实际上不是很普遍。而且突击花钱也有审计机制、问责机制和过程监控机制。这也是为什么总理会议上多次强调,要盘活目前财政存量资金,政府投资基金,但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张连起认为,稳增长必须要精准有效地激活投资,让民生项目落地生根,把消费带动起来,需要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

张连起:一方面我现在要降费减税,要尽可能地激活社会活力,另外,财政资金很难增长,大量资金放下去又用不上,这相当于人身体的中梗阻,必须打通。


(财经责编:宋萌 )
标签:最新财经新闻 财经资讯 财政资金 2015年06月21日 08:5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