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黑作坊毒竹笋二氧化硫超10倍 含焦亚硫酸钠

如果从市场买回来的竹笋特别亮白鲜嫩,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泡了焦亚硫酸钠的!广州海珠警方近期打掉一个加工、销售不安全标准食品团伙,捣毁加工、销售黑窝点3个,刑事拘留6人,查获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竹笋、米豆腐、海带、黑木耳等近10吨。有问题竹笋最先在海珠一农贸市场发现据最新财经新闻获…

如果从市场买回来的竹笋特别亮白鲜嫩,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泡了焦亚硫酸钠的!广州海珠警方近期打掉一个加工、销售不安全标准食品团伙,捣毁加工、销售黑窝点3个,刑事拘留6人,查获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竹笋、米豆腐、海带、黑木耳等近10吨。


黑作坊毒竹笋二氧化硫超10倍 含焦亚硫酸钠


有问题竹笋最先在海珠一农贸市场发现

最新财经新闻获悉,4月中旬海珠警方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警察在区内农贸市场进行暗访时,发现石榴岗路一农贸市场内的一个档口销售的新鲜竹笋非常可疑,表面上看起来特别亮白鲜嫩。警察购买该档口的竹笋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检测。经检测,送检的竹笋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9倍多,严重超过国家标准。该档口还售卖黑木耳和海带等食品。警方通过多次秘密抽样送检,确认了这些黒木耳、海带等食品同样不符合安全标准。

档口的经营者鲁×武(男,34岁)、杨×雁(女,33岁,均安徽巢湖人)夫妇,在土华村农田旁的一处旧工棚内生产竹笋和黑木耳等食品,每天凌晨2点左右,将食品运送到石榴岗路一农贸市场批发给区内的零售商贩,并销售给附近的档口、小食品店。


黑作坊毒竹笋二氧化硫超10倍 含焦亚硫酸钠


源头窝点端掉缴获近10吨毒竹笋

5月13日凌晨1点左右,海珠警方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嫌疑人鲁×武位于土华村的旧工棚附近,等候时机开展抓捕行动。2点许,民警将准备外出送货的犯罪嫌疑人鲁×武、杨×雁夫妇抓获,在其生产点查获1268斤竹笋、黑木耳和海带。随后,民警迅速赶往鲁×武在农贸市场的档口,再次查获了共626斤竹笋、魔芋和凉粉。

犯罪嫌疑人鲁×武夫妇供认,从2014年底起,从白云区人和镇某处购入含有焦亚硫酸钠的竹笋,之后在旧工棚内对竹笋进行冲洗、浸泡,去除竹笋上的异味,进行二次加工后运送到市场批发销售。经过相关机构检测,犯罪嫌疑人鲁×武、杨×雁加工、销售的竹笋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严重超标,最高每公斤竹笋检出0.466克二氧化硫,而黑木耳和海带中也含有过氧化氢,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获悉竹笋是在人和镇某处进货后,警方很快锁定了上家嫌疑人,及其位于人和镇清南路农田旁某出租屋的生产窝点。5月18日,警察赶往嫌疑人的生产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晏×财及其妻子、两个儿子等4人,并现场查扣竹笋、竹笋丝原料、成品、半成品18625斤,米豆腐81斤,查获用于添加食品的非食品原料工业石灰浆85斤。


黑作坊毒竹笋二氧化硫超10倍 含焦亚硫酸钠


毒竹笋含焦亚硫酸钠 要洗13小时才能去掉异味

原来,犯罪嫌疑人晏×财(男,51岁,安徽马鞍人)近年来一直从外市购进大量含有焦亚硫酸钠的竹笋条和竹笋丝,少部分直接卖给一些熟客,大部分自己销售。为了掩盖竹笋上刺鼻的异味,晏×财就与家人一起,把这些竹笋条放入桶内,用井水不停地冲洗1个多小时,换好水后再把竹笋条上的竹笋衣剥下来切小,变成竹笋尖和竹笋衣两种产品,再将其放入桶内用井水浸泡约13个小时,彻底去除竹笋上刺鼻的异味。而竹笋丝则直接放入桶内用井水不停冲洗约1小时,然后浸泡约13个小时。在闻不到异味后,晏×财的儿子就会将竹笋尖和竹笋衣运到荔湾区的某农贸市场进行批发销售。对于这样的“化学”产品,嫌疑人一家是绝对不吃的,只是拿来售卖牟利。

魔芋加工业石灰更爽口

在将含有焦亚硫酸钠的竹笋进行冲洗漂白的同时,晏×财还与家人在深夜里生产魔芋、米豆腐和凉粉。为了使魔芋、米豆腐增强凝固度,晏×财从附近的石灰场里购入工业石灰浆,在制作时加入石灰浆搅拌均匀,在米豆腐中还加入色素柠檬黄进行润色,把明矾做为添加剂加入到凉粉中。至天亮魔芋、米豆腐和凉粉成型后,就连同竹笋一起运送到荔湾区的农贸市场批发销售。通过这样制作方式,魔芋、凉粉会显得更爽口。

嫌疑人每天大约制作600多斤魔芋、400多斤凉粉和400多斤米豆腐,一般当天就可以卖完,而竹笋一天的销售额是700多斤。晏×财还向警方供认,自己的这些问题食品,销售对象和范围是广州、佛山市的到荔湾区某农贸市场拿货的商贩。他还自称,所卖的竹笋,占到广州市场份额50%。

经相关部门检测,警方在犯罪嫌疑人的生产和销售窝点里查获的竹笋、魔芋等食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严重超标,而且食品中还含有铝等重金属。

加工条件差 洗笋污水排涌污染环境

调查中,警方还发现,加工这些含有焦亚硫酸钠的竹笋的地方卫生条件非常差,加工设备也很简陋,竹笋随地摆放,部分竹笋也已经发霉。为了掩人耳目,犯罪嫌疑人还将加工窝点设在偏远、靠近涌边的地方。警察在查处过程中,一靠近还没有经过冲洗浸泡的竹笋,就立即闻到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财经新闻网了解,不法分子为了让竹笋保持新鲜“卖相”,就用焦亚硫酸钠等化工原料熏制或浸泡加工鲜竹笋,使原本美味、原生态的竹笋,成为了餐桌上危害市民身体健康的食品。为了将这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问题竹笋顺利销售出去,不法分子就对其进行冲洗浸泡,深加工后运到市场销售。冲洗竹笋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排出到涌里后对附近的生态环境再次造成了污染。


(财经责编:刘瑞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