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阿里纳税109亿 天价是怎么算出来的

最近,国内财经新闻媒体还在热炒阿里巴巴2014年纳税超过百亿,浙江省长李强也称赞阿里巴巴“2014年全年纳税109亿,平均每天纳税3000多万,是中国唯一一个纳税额超百亿的互联网公司,贡献巨大。”回顾创办之初的财经资讯报道,还能看到马云“每天收入一百万,每天盈利一百万,每天纳税一百万”的豪言壮…

最近,国内财经新闻媒体还在热炒阿里巴巴2014年纳税超过百亿,浙江省长李强也称赞阿里巴巴“2014年全年纳税109亿,平均每天纳税3000多万,是中国唯一一个纳税额超百亿的互联网公司,贡献巨大。”


阿里巴巴创立者马云


回顾创办之初的财经资讯报道,还能看到马云“每天收入一百万,每天盈利一百万,每天纳税一百万”的豪言壮语,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不过,现在看,这三个愿望不止实现了,还大大的超越了。

109亿怎么计算出来的?

首先,这109亿的数字肯定是阿里巴巴实缴给浙江省的,不过,109亿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更多是个数字,无法想象109亿到底有多少,或者这109亿的税是怎么组成,我这边大概给大家算笔账。

一般情况下,阿里巴巴大部分业务均属于服务业,这部分的基本税率为6%,根据财报,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亿,所以这部分税大概为,525亿6%=31.5亿元。另外,根据利润率,还需要交纳利润的25%的所得税,阿里巴巴2014年利润234亿,而这应该是扣完25%所得税的税后利润,以此计算税前利润应为312亿,2014年阿里巴巴所得税312亿-234亿=78亿。以此计算,阿里巴巴2014年缴税31.5亿+78亿=109.5亿元。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一般情况下,企业还需要按照增值税比例去交纳类似城建附加税、水利附加税、教育附加税等,所以,如果全算上,阿里巴巴2014年的纳税额应该是超过109亿的。不过,地方政府和国家对于纳税大户都是有一定优惠和退税政策的,所以,阿里巴巴2014年的109亿税款应该是实缴额。

阿里这样,谁最难受?

其实,仅从收入以及利润上计算缴税金额,说阿里巴巴是中国唯一一家纳税额超百亿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有一定疑问的。因为中国还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与阿里体量相仿:腾讯。

按照腾讯2014财年的报告,其营收达到了惊人的789亿,利润也达到了238亿。如果遵照上文的计算模式,腾讯最基本的缴税金额也应该为7896%=47.34亿加所得税79.33亿,共126亿。

但是,对于一些超大型企业,不同地区给予的优惠政策肯定也是有差别的。根据政府税务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腾讯排名广东省纳税百强第27位(2014年数据还没出来),实际入库纳税总额19.55亿元。而在2013年,腾讯总收入604亿,利润192亿,按照最粗略的中间值计算法,如果腾讯2014与2013纳税比例基本一致,其2014年入库纳税额约为25亿。

一个25亿,一个109亿,单纯YY的话,广东对于腾讯的支持力度堪称非常之大。

而作为BAT之中的另一巨头百度,并没有详细的数据可以参考,不过从收入以及利润率上考量,百度距离纳税百亿应该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京东的刘强东在年初也曾豪言称,京东销售收入将超过一万亿人民币,为政府创造的间接税收达到五千亿,直接税收700亿元,貌似甩了BAT好几条街。

不过,根据京东财报显示,其2014年前9个月仅仅交纳了407万的所得税。我们在上文计算中看到,其实企业的所得税才是缴税的大头,所以京东在还亏损或者微利的情况下,想要达到实缴税上百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领袖企业,其对手如京东、亚马逊等想与其比肩,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财经责编:刘瑞玲 )
标签:国内财经新闻 财经资讯 阿里巴巴 马云 2015年04月23日 13:4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