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增长”提供资金“弹药”,银行流动性“注水”渠道悄然扩围。财经资讯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今年信贷质押再贷款试点有望在全国铺开,央行将制定政策方向,而具体实施细则将由央行各地方分行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将是除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之外的又一盘活信贷存量的渠道。
在2014年,广东、山东省试点了信贷质押再贷款,初步形成了系统性的操作流程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包括评级、核查等,甚至对信贷资产质押准入范围列出一些“负面清单”。
业内专家认为,今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后,迫切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有的放矢”,虽然央行货币政策仍强调“稳健”,但也明确提出要“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那么,在结构性的资金量调节工具上会将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试点进一步扩大,突出“定向”和“定量”的特点,与此同时,盘活信贷存量将贯穿于今年一整年。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中,央行频频探索针对结构性调节的货币政策工具,也采取了质押的方式为银行体系注入基础货币,如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常备借贷便利(SLF),但质押品多为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而信贷质押再贷款则相当于质押式模式调节流动性的“升级版”。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认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本质上与抵押补充贷款(PSL)类似,PSL向商业银行全面拓展,抵押品进一步扩容可期。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央行可能仍会实施2014年结构性调整的政策,将注入廉价流动性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据最新财经新闻了解,央行在《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新增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构建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力度,加强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2014年,山东、广东两省开展了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
“今年我省全省的信贷资产质押试点总规模将突破50亿元,试点对象也将扩大到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地方法人银行,质押试点再贷款种类将增加支农再贷款。”央行广东分行行长王景武在接受专访时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