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滴滴布局拼车业务:补贴经营风格是否延续

在过去的一年,O2O在国内发展迅猛,许多线下服务或是通过独立APP,或是通过其他形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其中又以专车业务最受关注。如今,随着多个城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拼车,以及交通部部长在今年两会期间鼓励公民小客车合乘的行为,拼车软件大有成为市场下一个“风口”的态势。但不能忽略的是,…

在过去的一年,O2O在国内发展迅猛,许多线下服务或是通过独立APP,或是通过其他形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其中又以专车业务最受关注。如今,随着多个城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拼车,以及交通部部长在今年两会期间鼓励公民小客车合乘的行为,拼车软件大有成为市场下一个“风口”的态势。但不能忽略的是,从目前各家拼车APP的情况来看,主要提供的还是信息获取服务,充当中介作用,商业模式尚不明朗,随着滴滴等巨头的加入,未来这一行业或将成下一个硝烟弥漫的新战场。



财经资讯了解,日前,一张关于滴滴上线拼车业务的内部截图在网上流传开来。在这张截图上,滴滴APP在出租车和专车两个用车选项之外,额外增加了拼车功能。消息一传出后,业内就普遍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滴滴APP在测试拼车功能,拼车市场将硝烟四起。

此后,朱平豆则表示,对此事不予置评。不过,据滴滴内部一位人士透露,滴滴的确已准备上线拼车业务,“最快几周之内,不出意外应该是在5月。”

对此,迭代资本合伙人蔡华表示,滴滴进入拼车软件市场非常正常,“去年10月,我们就预测滴滴可能会进入拼车市场,不过当时判断的时间点是今年下半年,没想到上半年就要上线。有可能和交通部部长此前对拼车出行应该鼓励的表态有关。”

原因:规避政策风险?

事实上,滴滴的在线拼车业务规划由来已久。去年5月,滴滴打车CEO程维就曾宣布涉足在线拼车业务,并坦承该类产品已经在赶制中。程维表示,在线拼车由于地方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相对于滴滴内部论证过的商务租车业务风险较低,更具有市场前景。

而对于滴滴布局的原因,业内认为,除市场前景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有业内人士就预测称,滴滴上线拼车服务,除自身业务扩张需要外,也有资源整合的目的,即将旗下专车业务里的一些车源划归到拼车业务里,从而实现专车车源全部来自正规租赁公司,而拼车车源全部来自私家车,既规避了政策风险,也达到了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

对此,微微拼车创始人王永表示,不排除这种整合的可能性,但是难度非常大,“一般来说,不算补贴,专车的价格为出租车的一倍以上,而拼车的价格要略低于出租车正常的基准价,如果把专车变成拼车,那么收入上至少损失一大半,如果滴滴非要这么做,那就必须拿出大量的补贴,这样的代价过于昂贵。”

蔡华表示,就目前的拼车用户群体来看,一定程度上和专车、出租车的用户群体重合,因此O2O出行企业由出租车、专车到拼车的服务过渡非常自然。“对于滴滴来说,掌握移动出行入口最为关键,滴滴所努力的方向,就是将未来人们的出行需求聚合到滴滴APP中,不论是打车,还是专车,或是拼车,甚至不排除未来上线订机票,订火车票的服务。对于一家估值上百亿的公司而言,在资本市场上,需要有新的故事可讲。”

影响:业内已准备烧钱

就在传出上线拼车业务之前不久,滴滴还掀起了新一轮专车业务补贴。滴滴和快的日前宣布,启动新一轮的用户补贴活动,从3月21日零点开始,用户使用滴滴专车和快的一号专车可享受免起步价优惠,预计总投入将达10亿元。

“此次发起新一轮补贴,是为了回馈用户对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启动新一轮补贴,和滴滴快的合并后补贴力度下降,导致用户活跃度降低有关,以及目前专车领域出现了若干条“鲇鱼”,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滴滴在专车市场上的对手都不弱,易到和Uber背后是百度在撑腰,而后来者神州、一嗨等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并且本身拥有租赁车辆,因此尽管与快的进行了合并,但滴滴在专车上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蔡华表示。

据了解,互联网大佬之一百度于去年底投资的Uber,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专车软件,目前已成功布局我国专车市场。近段时间以来,业内又盛传,在百度推动下,Uber将和中国最早的专车平台“易到”合并。

那么滴滴进入拼车市场后,是否会延续其大力度补贴的经营风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表示,目前拼车市场的补贴力度大致为每单10元,滴滴进入拼车市场,前期肯定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补贴。

不少拼车软件的从业者则表示,欢迎滴滴加入,已做好继续烧钱的准备。

拼车软件的现状:

51用车

融资规模:已完成B轮融资用户规模

覆盖城市:日订单超过2万

补贴政策:乘客可收到评论补贴,红包补贴,车主每月都有活动补贴等,12字评价得10元奖励。车主每月都有活动补贴,补贴形式为获得加油卡等

成立时间:2014年1月

爱拼车

融资规模:三轮融资,近期正在进行第四轮融资用户规模

覆盖城市:全国2000万用户

补贴政策:车主每周基本上能获得补贴,乘客注册可获代金券,拼车成功分享红包可获代金券

成立时间:2013年9月

微微拼车

融资规模:B轮融资千万美元用户规模

覆盖城市:截至2015年3月15日,覆盖全国35座城市

补贴政策:乘客首单1元,给车主评论,会有优惠券

成立时间:2014年4月

天天

融资规模:千万美元用户规模

覆盖城市:百万级用户规模

补贴政策:乘客搭乘并给车主评论可获优惠券,对车主根据行车路线及车型的不同,有不同幅度的补贴

成立时间:2014年4月

嘀嗒

融资规模:A轮1000万美元用户规模

覆盖城市:覆盖北上广深津蓉渝杭8座城市

补贴政策:乘客首单0.5元,获乘客好评后车主可获奖励

成立时间:2014年10月

2013年12月:滴滴与微信支付合作

2014年3月:滴滴一度下调对乘客补贴

2014年下半年:滴滴快的推出专车服务,大量发放各种面值20元到100元的优惠券

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

2015年3月:滴滴快的日前宣布,从3月21日零点开始,用户使用滴滴专车和快的一号专车可享受免起步价优惠,预计总投入将达10亿元

行业现状

拼车市场还在萌芽未现一家独大局面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自发拼车模式,目前移动互联网拼车公司的“年纪”都很轻,绝大多数成立于2014年。一位从业者称,之所以“扎堆”出现,是因为201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出台的《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明确鼓励合乘行为,并将其分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

目前,拼车软件行业里比较知名的有微微拼车、51拼车、爱拼车、天天用车、嘀嗒拼车等七八家公司,剩下的则是一些区域性或者垂直化拼车公司,数量约为十几家。由于体量和规模都非常接近,因此无论是在补贴策略、用户数、订单成交量上,各家拼车公司的数据都差不多,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滴滴进入后,或将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改变拼车行业原有的游戏规则。

现有企业规模基本相同

拼车软件使用较简单,在软件中输入出发地点和目标地点即可下单,然后订单信息会自动派送到附近的车辆,拼车车主根据自己的行车路径,选择接单或不接单。

据了解,目前拼车的价格在出租车基准价的一半以上,在计费方式上,拼车主要按公里数收费,平均两元一公里,也有一些拼车软件设置了起步价。

和打车、专车最大的不同在于,拼车市场主要是由上下班群体构成。爱拼车市场总监杨洋告诉记者,目前,95%以上的拼车是以上下班出行为主,从后台统计的数据来看,周一~周五的订单量最高,周末偏低。

事实上,拼车市场仍处于早期萌芽阶段。微微拼车CEO王永称,目前拼车公司的渗透率依旧非常低,但同时市场规模又很大。综合来看,目前每家拼车软件企业的用户数大概在50万~100万左右,这其中包括车主和用户,每家的订单量也非常接近,平均一天2万~3万个订单。拼车的推广是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了吸引车主加入,拼车公司需要通过大量的地推人员挨个去推广产品,邀请车主入驻,并且还需负责平日车主的日常维护和一些后勤工作。

用户一天接两单已到上限

在国内拼车市场仍处于萌芽期的背景下,滴滴入局后是否会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拼车企业看法不一。天天用车CEO翟光龙表示,滴滴加入意味着大公司也看好这一市场,目前拼车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但市场很大,滴滴适时加入有利于促进这一市场发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拼车公司高管则认为,“拼车”是一门技术活儿,不但需要匹配车主和用户的需求,还要对出行路径进行判断,通过地推等手段优化和维护客户,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补贴标准,滴滴想成为拼车市场的翘楚,可能需要交一段时间“学费。”据了解到,目前拼车市场也采用补贴的办法进行推广,大部分采取按单数补贴,平均每单补贴力度为10元左右。

即将上线的滴滴拼车,是否会像之前在出租车、专车领域一样,通过给予大量补贴的手段,在短时间内消耗竞争对手,从而实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对此,杨洋表示,拼车和专车市场不同,很难通过价格补贴来吃掉对手,原因在于专车可以一整天在外面接单跑活儿,但拼车的最大出行时间段集中在上下班,对于绝大多数拼车车主而言,一天两单几乎已经到了上限,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用车市场“一招鲜吃遍天”的补贴策略,可能很难奏效。

O2O拼车模式存四大短板

权先生是北京的一位白领,平时开车上下班,在两个星期前,他加入了嘀嗒拼车,成为一名拼车车主。

据权先生介绍,在上下班的途中,他会选择捎上一名顺路的乘客,将乘客送到指定地点后,再开到自己的目的地。平均每天会接1~2单,算上拼车软件给予补贴,一天能够有将近50元左右的收入。“自己的生活,确实因拼车软件在发生一些改变。”

事实上,这种拼车模式正在国内一线城市悄然流行,但由于此前出租车、专车市场补贴大战的火药味太浓,拼车软件市场的风头几乎完全被前两者所盖过,因此外界对这一市场的发展了解较少。如今随着滴滴即将入局,拼车市场被推到聚光灯下。这个原本并不为大众所了解的共享经济用车理念,在媒体的渲染和投资人的追捧下,拼车软件是否将成为O2O出行市场的下一个“万亿级”风口?我们不妨来听听消费者、业内如何看待。

据了解,并结合消费者的体验和业内看法,以及整理相关资料后发现,拼车APP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定位局限。

在服务模式、服务费用、鼓励政策等方面的限定下,拼车APP对于用户,不管是车主还是乘客的定位都相当清晰:车主基本不以营利为目的,乘客较为注重性价比,主要需求不在于即时出行。目前拼车的价格大部分等于或小于出租车的基准价,并且由于拼车的特性使然,车主很少有像专车一样高频次接单的情况。据了解,目前大部分的拼车司机一天只接1~2单,平均下来也就30~50元,这些钱只能摊薄养车成本,绝无盈利生财的可能。不能否认,正是因为这样的用户群特点,才使各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政策风险,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使目前的行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造成各家拼车APP成为提供信息获取服务的平台,充当中介作用,商业模式尚不十分明朗。

其次,接单困局。

目前拼车APP的主要功能在于实现资源对接,而且多数在于满足通勤交通需求,区别于即时出行的需求,这种需求长远来看车主与乘客的匹配将越来越趋于稳定,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跳单,绕过平台私下达成交易。虽然用户未必完全离开平台,但是用户活跃度的下降,必然对平台其他延伸业务造成影响。目前绝大多数的拼车是以上下班为主,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写字楼和商圈的位置都比较集中,对于车主而言,除非顺路,否则不太可能会绕路去接单,这也违背了拼车的共享理念,并且由于上下班的时间段较为集中,在中午、晚上时,接单量就会直线下降。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时间上,拼车都无法做到像专车、出租车一样随心所欲出行。

其三,市场培育。

客观地讲,拼车已经存在多年,但是拼车市场一直没有大的起色,目前拼车APP主要覆盖一线城市。从补贴、鼓励一对一服务这些手段可以看出,拼车APP希望借此降低尝试门槛,赢得更多用户尝试拼车。当没有大量资本或巨头介入市场的时候,用户习惯的培育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拼车APP正处于这样的阶段。

最后,经营风险。

一直以来,拼车多以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改善环境的形象示人,商业化则提及较少,但是其商业化探索从未停止。从互联网角度,拼车APP同样需要先聚集起大量用户,然后再从用户中寻求变现方式,可惜拼车APP目前依旧没有清晰的商业化手段。

此外,政府也在观察拼车软件的动向,据微微拼车CEO王永介绍,年前他们和北京市交管委达成口头协议,拼车的价格应该在出租车的50%左右,如果达到70%以上,就有黑车营运的嫌疑,而类似嘀嗒这样的拼车软件,起步价就在10元,价格和出租车相差无几,尽管目前政府层面鼓励共享出行,但如果价格持续走高,很难说有关部门不会出面进行干预和限制。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滴滴上线拼车业务 财经资讯 2015年03月27日 10:4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