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三大运营商否认取消漫游费 京津冀固话将免区号

针对“京津冀一体化手机长途漫游费已取消”的说法,昨日三大运营商分别辟谣否认,但同时表示,京津冀三地资费一体化正在推进中,具体方案将按照有关政策部署而定。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秘书长张志强介绍,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方案,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实现手机资费、固话资费一体化。三大运营…

针对“京津冀一体化手机长途漫游费已取消”的说法,昨日三大运营商分别辟谣否认,但同时表示,京津冀三地资费一体化正在推进中,具体方案将按照有关政策部署而定。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秘书长张志强介绍,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方案,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实现手机资费、固话资费一体化。


运营商否认京津冀取消漫游


三大运营商否认取消漫游费

最新财经新闻了解,前天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介绍,2014年京津冀在区域合一上取得了一些实效,如三地海关10月1日起启动通关一体化,ETC一卡通也已互通。此外,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手机长途漫游费已经取消,北京的号码到河北打电话,再也不收取漫游费。

对此三大运营商昨天分别发布官方声明,否认此事。

中国移动表示,中国移动的长途和漫游资费一直在降低。中国移动近两年推出的4G统一套餐,已经不再对全国范围内的长途、漫游(港澳台地区除外)区别收费,即被叫实现了全国漫游免费,主叫实现了市话、长途、漫游一口价。

针对京津冀三地漫游长途资费的优化,中国移动将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要求,积极推动落实三地长途漫游资费优化工作。具体方案和推出时间,需结合有关政策要求与系统改造部署而定。

三地固话间将免拨区号

中国联通则表示,“针对京津冀三地一体化资费的优化,中国联通将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要求,积极推动落实三地一体化资费优化工作。具体方案和推出时间,需结合有关政策要求部署而定。”

中国电信称,2011年以来,中国电信已面向全国(包括京津冀地区)陆续推出乐享系列和个人定制类移动业务套餐,为用户提供更多优恵。其中,国内长途、市话和漫游合为一个价格,用户在境内接听电话免费。

中国电信表示,正在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情况积极研究,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需求情况,做出必要安排。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秘书长张志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方案,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实现手机资费、固话资费一体化,甚至未来三地固话用户之间拨打电话,不再需要加拨区号。但这项工作仍需要时间来推动。

专家称资费一体化意义不大

电信专家付亮称,京津冀三地的电话用户数量很大,将近一亿。要实现一体化的工作量非常大。“首先每个运营商都推出各种定向优惠套餐,都有上百种套餐在用。如果只是三家共同推一两个新套餐很容易,但要把所有旧套餐都梳理一遍,难度就很大。”

“另外,运营商还需要在后台系统上进行对接。现在每个运营商在河北就有十多个分公司,再加上北京、天津两个分公司,要一起调试对接到一个新平台,这个难度也很大,至少要几个月时间。”

付亮称,最关键的是,运营商资费一体化的意义并不大。

付亮表示,现在运营商的高端用户都已经实现长途、漫游资费一体化,一些定向套餐的用户也基本长途免费,真正的老号码用户并不是很多。况且,即使对老用户而言,长途费用也已经很便宜了,没有必要要求运营商进行一体化对接。


今日关注的话题是关于太原营业执照代办的信息内容,如果您想更多了解相关商务代理的知识和办理注意事项,敬请关注太原营业执照代办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最新财经新闻 京津冀固话免区号 2015年03月12日 11:2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