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阿里主动提供资料协助SEC调查 市值两周蒸发3000亿

据大公网报道,阿里遭美国多家律师行群起策动集体诉讼一事,引起美国当局的高度关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日前来函向阿里巴巴集团要求交代更多资料。阿里巴巴回应称,正配合SEC的要求,并认为SEC致函并不代表集团存有错误或违法行为。国家工商总局上月发布针对阿里打假不足的《白皮书》会议纪录…

据大公网报道,阿里遭美国多家律师行群起策动集体诉讼一事,引起美国当局的高度关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日前来函向阿里巴巴集团要求交代更多资料。阿里巴巴回应称,正配合SEC的要求,并认为SEC致函并不代表集团存有错误或违法行为。

国家工商总局上月发布针对阿里打假不足的《白皮书》会议纪录,成为多家美国律师行的把柄,《彭博》日前更报道,已有个别律师事务所正式向纽约联邦法院入禀,状告阿里巴巴及主席马云等管理层违反证券法。

主动披露事件免流言

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旦法院接纳诉讼,阿里巴巴今后将面对一连串集体诉讼,长达数年司法程序,既对其财政难免带来负担,亦对其今后业务发展构成不明朗因素,而最坏的情况是倘若被判败诉,便需要支付高昂的索偿费用。有见及此,美国SEC已正式介入了解事件。

据阿里巴巴披露,集团最近收到SEC信件,询问阿里与工商总局之间互动,以及其他相关事项的背景情况与信息。集团目前正配合SEC的这一需求。集团强调,阿里并没有义务披露收到这份信件,但是选择主动披露SEC要求,因为集团重视对投资者保持开放,也感到披露此事能够帮助避免错误的流言和猜测。

集团强调,一直致力于保持和各个监管机构公开、透明以及合作的关系,并期待?建设性的对话。阿里巴巴并引述SEC文件所指,“这份信件不应被解读为阿里巴巴集团曾有任何错误或任何违反证券法律的行为。”事实上,SEC经常采用致信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的方式,询问上市、并购、投资等公司重大事项的信息和资料。SEC网站上还刊登有此类信件的模板。对于阿里主动向外披露被SEC调查,外电引述SEC发言人拒作评论。

2014年阿里丰收之年

面对这次风波以及集体诉讼,在阿里看来其实已成为让世界了解自己的一次良好机会。在昨天的员工信中,马云请阿里人放心:“我们会坚持客观,透明,诚信的原则处理好。事实上这也是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良好机会。”

马云进一步说,“既然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我们就一定不可避免的遇上这样的问题,船越大,风越大,阻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要习惯这类‘被质疑’的常态,去积极正面透明的面对。”

财经资讯了解,2014年可谓阿里巴巴丰收之年,不但在海外市场进行多项并购及投资,旗下支付宝与多个市场的电商合作,正式全方面拓展国际市场,而集团在美国上市,更是其打进国际阶梯重要一环,与雅虎、谷歌、脸谱、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巨头直接较量。然而,一切顺风顺水之际,工商总局上月发表一份阿里巴巴行政指导白皮书,将淘宝一直面对的假货问题,提升至中央部门?手讨论的水平。

事件引起外界关注,并触发一众美国专打“集体诉讼”官司的律师行搵?数。虽然工商总局其后澄清该文件只属会议纪录,并非具法律效力文件,但律师行仍以此作理据,召集投资者控告阿里上市时未有充分披露风险。

市值两周蒸发3000亿

面对美国律师行穷追猛打,加上SEC正式介入事件,阿里股价从上月底爆出《白皮书》前约105美元左右,下跌至收报89.05美元,短短两周股价已跌15%,市值累计蒸发390亿美元(约3000亿港元)。有证券界人士指出,SEC的介入为起诉事件增添不明朗因素,致函阿里表面可能是例行公事,但若阿里答覆未能令当局满意,有机会将行动升级,包括SEC有权勒令阿里巴巴停牌,作出详细交代。

阿里主动披露SEC通信一事:SEC未指阿里有过错

北京时间2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主动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日就阿里与工商总局互动一事,致信阿里巴巴,询问关于此事的背景情况和其他信息。信中明确表示,此来信不应该被解读为阿里巴巴曾有任何错误,或任何违反证券法律的行为。

阿里巴巴声明指出,公司本没有义务披露收到这份信件,披露是因为重视对投资者保持开放,同时避免流言和猜测。阿里会继续与各个监管机构保持公开、透明以及合作的对话,配合美国SEC需求,并期待建设性对话。

这次风波以及集体诉讼,在阿里看来其实已成为让世界了解自己的一次良好机会。在昨天的员工信中,马云请阿里人放心:“我们会坚持客观,透明,诚信的原则处理好。事实上这也是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良好机会。”马云进一步说,“既然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我们就一定不可避免的遇上这样的问题,船越大,风越大,阻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要习惯这类“被责疑”的常态,去积极正面透明的面对。”

而此前在1月29日的财报会议上,阿里副主席蔡崇信已经向投资者详细阐释了与工商互动的时间线和前因后果,并阐述阿里的价值观,以及在打击假货上的零容忍态度和一系列措施。资深律师RonaldBarusch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由于阿里披露完备,并且工商事件时间线清楚,即便按照美国法律企业承担责任的门槛很低,此次阿里巴巴也无需担责。

据了解,SEC常常采用致信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的方式,询问上市,并购,投资等公司重大事项的信息和资料。SEC网站上还刊登有此类信件的模板。

阿里巴巴集团声明全文如下:

阿里巴巴集团就阿里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信一事的声明

阿里巴巴集团最近收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信件,询问我们与中国国家工商总局之间互动及其它相关事项的背景情况和其他信息。我们正配合SEC的这一需求。

阿里巴巴集团并没有义务公披露收到这份信件。但是,我们选择了主动披露这一需求,这是因为我们重视对投资者保持开放,也感到披露此事能够帮助避免错误的流言和猜测。SEC来信中表示,这份信件不应被解读为阿里巴巴曾有任何错误或任何违反证券法律的行为。我们一直致力于保持和各个监管机构公开、透明以及合作的关系,并期待着建设性的对话。


(财经责编:郭娜 )
标签:财经资讯 SEC 市值 谷歌 2015年02月16日 09:2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