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P2P票据理财风险暴露 “四道红线”不可碰

随着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下降,风险较低而收益较高的票据理财成为众多投资者的新宠。票据宝、金银猫等各类P2P票据投资平台上的票据类理财产品,曾多次开售几分钟后即售罄。但与对票据理财产品高回报的青睐程度相比,普通投资者对票据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则低得多。关注最新国内…

随着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下降,风险较低而收益较高的票据理财成为众多投资者的新宠。票据宝、金银猫等各类P2P票据投资平台上的票据类理财产品,曾多次开售几分钟后即售罄。

但与对票据理财产品高回报的青睐程度相比,普通投资者对票据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则低得多。

关注最新国内财经新闻内容,最近,深圳市中汇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汇盈”)的一起票据挤兑事件,给狂热的P2P票据产品市场泼进一盆冷水,同时也给投资者们上了一堂风险课。

堵截风控“漏洞”

去年12月13日,中汇盈在官方网站上自爆提现困难。此举引发新浪微财富用户对相关产品的担忧,原因是中汇盈的“汇盈宝”和“PP猫外贸贷”两款票据理财产品尚未到期。

12月31日晚间,新浪微财富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中汇盈债权转让须知》称,其用户可将“中汇盈”项目债权转让至微财富,由微财富合作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债权追偿。有媒体报道称,此举将使新浪微财富付出超过5000万元的兜底资金。

“在这件事上微财富还挺冤的,因为出事的源头是在产品提供方,只负有部分连带责任。但这也确实凸显出了微财富的风控措施需要加强。”深圳市票据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金融产品部总经理余小瀚表示。

同时接近中汇盈的人士分析认为,此次“中汇盈”事件的问题主要在中汇盈公司内部风控上,很可能是中汇在线有人把基础资产做了二次交易,钱在第二次交易时被转走了。

对于前述投资产品风控方面的防范,余小瀚建议,微财富等销售第三方平台可借鉴传统银行的“账户共管”模式,即票据产品提供方与销售平台与合作同时跟合作银行也签订协议,“要同时有双方的印章才能让资产出库”。

中汇盈事件爆发后,新浪微财富方面对媒体表示,票据托管银行向其口头说明,中汇盈私下挪用了“汇盈宝”(票据质押债权理财项目)的已进行托管的银行承兑汇票。

“微财富和中汇盈在签订合作协议时,应该同时跟合作银行也签订协议,要求同时有双方的印章才能让资产出库。”余小瀚表示,此举可帮助新浪微财富有效防止操作风险。

事实上,票据业务市场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而此次中汇盈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典型的操作风险。

余小瀚称,票据业务风控的核心之一在于,对底层资产的保护,“完成第一次交易后,资产就要进入指定机构,一般是银行,完成锁定”。

除了保护底层资产这一核心原则外,余小瀚还进一步解释了其所在公司的部分风控措施。除在选择基础资产时“只做银行承兑汇票,因为银行提供刚性兑付”,以及相应的风险准备金机制外,还通过“两道关口,四重保障”进行把关。即所有票据都经过平台的专业票据运营团队以及合作银行两道关口进行审。另外,还得经过机器、人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合作银行复验四重程序。

“四道红线”不可碰

“最重要的还是,不要去碰监管的红线。”余小瀚强调,其团队目前非常重视监管要求,“尽管还没有明确的P2P方面的监管文件出台,但我们是按照银行的风控系统标准进行做基础设施,不要碰到‘四条红线’。”

至于这四条红线,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刘张君在去年4月曾表示,P2P公司应该合理设定业务边界,主要包括四条红线。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二是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这次事件只是个例,等各家机构逐渐将风控抓好了,票据业务的发展还会加速。”余小瀚称,未来随着电子汇票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克隆票、瑕疵票据等风险将会逐渐消失,这将进一步拓宽票据业务的发展空间。

票据市场野蛮生长的江湖应该纳入快速规范的框架了,而过去的十几年,票据业务发展迅猛而草莽。

《中国票据市场投资报告2014-2015》(下称《报告》)联合撰写人、银监会特邀顾问杨凯生在去年《报告》的发布会表示,“从2001年到2013年整整13年当中,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的金额已经由最初的每年1.2万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0万亿元。增幅达到15倍,年均增幅超过26%。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量由当时的1.76万亿元,增加到45.7万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25倍,年均增幅是31.2%。”

尚诺财富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名芝亦表示,票据理财的市场将随着票据业务自身的快速成长“水涨船高”,“现在银行‘存款搬家’很严重,银行因为存贷比的关系,信贷投放很大一部分要通过票据来做”,而票据业务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因此票据业务的进一步扩张可期,“票据理财自然也会跟着起来”。

赵名芝还表示,在票据业务方面有先天优势的银行“未必有动力来做小额票据理财产品”。原因是内部风控成本太高,“如果银行做了一单小额的直贴,监管部分需要查相应的跟单资料,但中小企业的跟单资料往往并不齐全”。这无疑为P2P平台的票据业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今日关注的话题是关于公司注册代理的信息内容,如果您想更多了解相关商务代理的知识和办理注意事项,敬请关注公司注册代理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P2P票据理财风险 国内财经新闻 2015年01月08日 09:3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