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李克强总理今年5次出访 带回1400亿美元大单

李克强总理今年出访了五次,五次出访涵盖欧亚非10余国,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30多天的出访时间里,李克强总理共出席了270余场活动,见证了250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至少为我国企业带来了1400亿美元的大单,其中多涉及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项目。12月20日国内财经新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

李克强总理今年出访了五次,五次出访涵盖欧亚非10余国,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30多天的出访时间里,李克强总理共出席了270余场活动,见证了250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至少为我国企业带来了1400亿美元的大单,其中多涉及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项目。

12月20日国内财经新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回到北京,圆满结束亚欧三国之行。在7天的出访时间里,李克强总理与20多个国家领导人会见会晤并出席了多场国际会议,相关外交活动近70场,并与相关国家签署了多份合作纲要文件,涉及金额数百亿美元。

有业内专家认为,李克强此次着力推销中国装备企业,旨在化解产能过剩、加强区域合作、寻求多方共同利益。

另外,北大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表示,目前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哈萨克斯坦等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足,资源丰富,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李克强力推中国装备企业走出海外,既可以释放中国产能过剩的压力,同时还能弥补亚欧部分国家的产能不足,乃双赢之举。”

热销:从水电风电到高铁飞机

在国际社会,李克强总理有“超级推销员”的称号,曾经在多个外交场合为中国高铁、中国装备、中国制造等站台呐喊。除了多次被提及的高铁,像4G技术、水电、风电等中国技术在李克强总理出访中也多次被提及并收获了诸多订单。

这次的欧亚之行,李克强又将中国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厂设施等装备的制造能力广而告之。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李克强说:“中国13亿人口市场巨大,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体系完备,中国的铁路、电力、港口、化工机械等装备质量上乘,性价比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说:“曾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只有卖出八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如果将‘衬衫换飞机’的阶段视作1.0时代,那么李克强总理的‘推销’已经进入了2.0时代,也就是制造业和大项目走出去的阶段,例如高铁飞机等大型装备产业。如果以后中国的服务、金融出去了,就到了3.0阶段。”

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成套的设备,铁路人才储备量高,整体具有很强优势。同时,中国在短时期内迅速打造大规模高速铁路网络的经验也让国际社会印象深刻。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高铁拥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这都构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明显优势。

财经资讯民生:更易申请签证购买洋货

与国内媒体更多把目光聚焦于总理出访签署的“大单”相比,民众更关心这些天价订单与自己生活的影响。而实质上这些看似“高大上”的项目合作,都与国内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李克强在10月访德期间,双方共同发表了《中德合作纲要》,《纲要》确认,以将短期签证审发时间缩短为48小时为目标,通过简化签证申请程序,加快签证审发时间;同时中欧经贸升级,意味着更多更便宜的欧洲商品有望早日进入中国民众的购物篮。

此外,李克强在访问希腊时,中国购买了希腊很多橄榄油和葡萄酒;访问英国时,中英共同设立总额为2亿英镑的科学基金,未来5年,中国将向英国派遣1万名公费留学生……这些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事实上,从出访泰国的“高铁换大米”,到访问中东欧的“高铁换牛羊肉”,“外交服务民生”始终是李克强一以贯之的理念。总理本人对此亦有总结。他在一次谈话中说,领导人出访不是去“撒钱”,而是磋商合作、解决问题,实现彼此互利共赢,要真正体现“外交为民”。


(财经责编:赵雅敏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