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iPhone6产品负面评价不断 为何依然大卖

iPhone6正式发布后到目前已有一段时间,iPhone6自发布后,有关苹果外观模仿HTC、大屏跟随三星的吐槽不断,关于苹果硬件技术与工艺创新乏力的论调也一直在延续,业界舆论从针对关于苹果新品发布的吐槽到痛骂中国黄牛全球扫货抢购,而有关“弯曲门”、“头发门”进一步引发业界对iPhone6产品本身的质疑…

iPhone6 正式发布后到目前已有一段时间,iPhone6自发布后,有关苹果外观模仿HTC、大屏跟随三星的吐槽不断,关于苹果硬件技术与工艺创新乏力的论调也一直 在延续,业界舆论从针对关于苹果新品发布的吐槽到痛骂中国黄牛全球扫货抢购,而有关“弯曲门”、“头发门”进一步引发业界对iPhone6产品本身的质疑,而不久前的交通事故导致iPhone6完全爆炸烧伤用户的新闻也引发业界关注。



最新财经新闻了解,近段时间来,备受全球关注的苹果追捧者有之,但也同时陷入了“创新乏力”的负面评价的漩涡。有业界人士认为,尽管全新的iOS系统做出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但不可避免的是,业界的批评和唱衰声音依然滚滚而来。

但iPhone6的销量则呈现另一番境况。根据日前iPhone的区域分销情况显示,每一个国家市场的iPhone6销量与iPhone5s相比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美国与欧洲分别增长了17%与20%。而拉丁美洲和中东其销量增长比例高达50%。而在中国市场,据媒体报道,有近20%的iPhone6 通过运营商补贴卖出的,剩下的80%则是消费者以全价买下的。日前,由于iPhone6太火爆,联通出现供货不足的情况而紧急补货。另外,有分析师称苹果 iPhone6年度销售量或破五千万大关。

外部缺乏可撬动苹果生态模式的颠覆力

这其中的原因众多,但一个最明显的理由也是业界基本能达成的共识则是,苹果虽然呈现出创新乏力的表征,但可能依然是目前最好的手机。乔布斯那句“创新就是为 了改变世界”虽然已成久远的回响,但这已经为苹果定调,即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苹果作为市场引领者唯一性的存在在用户心中根深蒂固,这也是步入平庸的苹果依然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而更重要的是,虽然苹果在技术工艺、硬件创新可能并未达到粉丝的预期,但在智能手机领域,却也并未出现颠覆者可以撬动苹果的生态模式或者可以让苹果的粉丝转 投另一阵营。我们看到,诺基亚的倒下,是来自两大巨头——苹果的创新软硬一体的创新能力与谷歌Android开放生态系统的颠覆力。当时几乎所有手机传统厂商倒向了更具备开放生态与体验的Android联盟,而高端用户又倒向iOS系统,Symbian因此而衰落。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巨头的倒下,几乎都是来自外部更强的对手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市场领先者最为称道的优势与盈利模式。

目前来看,从中华酷联小米到三星HTC索尼,目前也基本不具备与苹果叫板的实力与软硬件创新能力。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智能机硬件发展到顶端,苹果的唯一挑 战者三星的硬件优势被削弱后,今年已连续三季度利润下滑,唯一竞争对手的疲软,反而使得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品牌溢价更为凸显。我们还看到,目前整个智能机市 场在技术创新方面几乎都陷入了瓶颈。因此,只要外部暂时没有更优秀的软件生态模式与硬件工艺创新能够超越苹果,苹果就将依然牢牢圈住高端市场的手机用户。

Android培养了智能机使用习惯,部分用户转投苹果

正如前面所言,乔布斯称iPhone重新发明了手机,也并非因为苹果完全颠覆了以前手机,而是苹果第一次将智能机的触摸屏体验推到高峰,其次是创造的应用生 态改变了手机用户的应用软件使用习惯与娱乐体验。iPhone手机的硬件、外观与iOS系统应用体验,在追随者与模仿者——Android的身上也几乎完 全体现出来。后来我们看到的Android原型机与后来的iPhone全触屏机并无太大区别。我们也能体会,乔布斯当初声称要摧毁Android所表达的愤怒。

但事实上,Android阵营虽然持续壮大,但是一个基本可达成共识的观点是,Android在系统体验上可能依然无法与iOS的流畅性与易用性相比。因为 相对而言,Android阵营中厂商对于Android新系统的适配涉及到不同厂商的配合,不同机型的适配以及不同系统资源的要求,进而造成了 Android系统的分化与体验的差异。而苹果封闭的软硬一体化生态可以对iPhone手机进行统一的系统的升级与适配,做到对上线APP的严格审核确保 安全,这也是确保iOS系统体验简洁优良的重要方面。

这也带来了一个变化,即在智能手机兴起与发展的时间风口,低收入用户群体可能迫于经济状况,为了体验智能机的革命性创新体验而从功能机与键盘机改换全触屏的 智能机,而彼时的Android手机同样可体验到与苹果类似的触屏与创新体验,同时又更具性价比,因此部分用户会选择Android。

但目前来看,手机用户对于智能机的使用习惯已经完全成熟,与此同时,部分用户对于Android手机的软件与系统兼容性问题、卡顿、频繁弹广告、恶意程序等 各种不好的体验已经失去耐性。曾经有用户评论笔者的文章表示,他从三星转投苹果不是为了iPhone手机的硬件,而是iOS系统。他不是对三星失望,而是 对Android系统体验的失望,所以他开始愿意尝试苹果。这或许代表了一部分从Android转投iOS系统的用户的心声。

另外一方面的因素则是国民收入的整体上升,苹果的手机价位对于Android阵营中许多用户而言,已不再是一个高企的数字。种种因素,导致用户对于iPhone手机的需求在iPhone6发布的这个阶段达到了一个爆发的节点,iPhone6的销量增长也就顺理成章了。

iPhone6与Android阵营手机并没有在同一层面竞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看到,尽管如今的Android手机几乎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事实上,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市场份额并未受到冲击。因为归根结底, 苹果与Android手机几乎并没有在同一层面争夺用户,苹果要圈住的是高端市场的用户,而Android手机厂商绝大部分都在中低端厮杀,因此,手机厂 商份额的变化更多的是Android阵营中变化,而竞争最惨烈的地方也是发生在Android阵营中的中低端市场。

iPhone手机与整个Android系统手机大致是处于两条不同的平行线。即使在三星最辉煌的时刻,也仅有三星GalaxyS系列与Note系列的几款大屏高端手机可以从苹果口中艰难抢食。而如今iPhone6Plus推出之后,已经拦截了三星在高端市场的优势。

而我们再来回顾,当年为何所有的传统手机厂商都选择进入Android阵营而没有选择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因为从本质上来看,诺基亚的主打用户群则是高、中、 低端的所有用户领域,而且主流用户群还是中低端用户。诺基亚企图依靠Symbian系统进而圈住所有传统手机厂商号令天下,但这却是与所有中低端传统厂商 正面为敌。

而谷歌推出Android开放操作系统,却并不涉足手机硬件制造行业,与传统厂商没有正面的市场冲突,相对更为中立,缺乏操作系统优势的传统厂商选择 Android系统显然顺理成章。而彼此的苹果在技术创新与时尚科技方面更为耀眼,凭借iOS优良体验在高端市场的圈住了用户与大量应用开发商,有效生存 了下来。当中低端用户倒向了Android,高端用户倒向了iOS,应用开发商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诺基亚走向衰败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可以看出,苹果时尚科技的调性与明确的高端市场定位确保了其高利润,而且避开了惨烈的中低端厮杀。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三星极有可能滑入中低端与中华酷联 小米厮杀。因此,可以说,在高端市场,如果没有一种生态模式与技术创新优势可以超越苹果,苹果就基本可以稳固的守住自己的蛋糕。而与此同时,随着国民收入 渐涨,却又不断有中低端用户从Android阵营进入iOS领域。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iOS始终都作为苹果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一张极为有效的王牌,这是 平庸的苹果还能保持销量持续不断增长的内在因素。

在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原因,比如更具备开放性与个性化的90后与00后对时尚科技的追逐相比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不少欧美甚至国内的中产家庭的 孩子,均早早就接触了苹果的系列硬件设备,对苹果产品有更高的认知度与品牌情感。这是苹果的未来用户,也是苹果比较难讨好的用户,苹果的优势是,培养了未 来一代对苹果品牌的感情,但也必须要不断创新来讨好未来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

今天苹果的销量增长是暮年的回光返照还是预示着苹果未来更好的前景,一切都不好定论,但目前已被业界认为已陷入“创新者窘境”的苹果未来必须要有新的亮点来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这是毋庸置疑的。

有一个观点笔者在此依然重申,即iPhone系列手机硬件是支撑苹果品牌与软硬一体化生态布局整座大厦的基石。已经拥有5亿硬件用户的苹果可以说已经具备了 连接一切的用户基础,但无论是连接汽车的CarPlay,还是“连接健康”的Healthkit,或者是连接家庭设备的Homekit。

iOS 虽然是苹果保持核心竞争力的王牌,但苹果连接一切的基础在于iPhone硬件未来的销量,未来iPhone系列手机硬件只有在依然能圈住足够多用户的前提 下,才能确保苹果以iOS为核心的软硬一体生态布局的有效性,这取决于苹果是否能有效掌控未来用户与需求。而苹果的基因决定持续的创新能力才会让苹果未来 之路走得更长远。


今日关注的话题是关于山西工商年检网上申报的信息内容,如果您想更多了解相关商务代理的知识和办理注意事项,敬请关注山西工商年检网上申报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最新财经新闻 iPhone6 2014年10月29日 10:1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