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传统银行必须学会拥抱互联网

P2P跑路潮将互联网金融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拥抱互联网思维”已成了时代前进的主题。“传统银行若不改变,就会成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0.65%资金研报]前行长马蔚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早年比尔盖茨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马蔚华初任行长时的寄…

P2P跑路潮将互联网金融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拥抱互联网思维”已成了时代前进的主题。“传统银行若不改变,就会成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0.65%资金研报]前行长马蔚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早年比尔·盖茨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马蔚华初任行长时的寄语。关注客户体验、开放包容、普惠民主,这也成了马蔚华在采访中“三赞“互联网金融的理由。展望未来,他认为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是大势所趋,最终将惠及广大群众。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形式之一的P2P,其近期也因“跑路潮”备受质疑,马蔚华认为P2P不必一棒打死,关键在于制度规范,包括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监管,使民间借贷阳光化。

拥抱互联网思维

近几年,由于移动支付的发展,众多互联网企业步入金融业的大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马蔚华表示,这既是对传统银行的一种挑战,更使其萌生必须拥抱互联网的紧迫感。“具体而言,由于支付宝等产品发展迅速,其割断了客户和银行直接的关联,后果便是使银行失去了对市场需求的认知,因此传统银行必须拥抱互联网。”马蔚华说道。

作为银行家出身的马蔚华毫不掩饰对互联网金融的赞许,并从三方面加以佐证。

首先,互联网金融极度关注客户体验,精密到每一个微小需求的变化。他以小米手机、腾讯为例,二者每天都在收集客户需求、修改程序,迎合了当下“粉丝思维”的时代。

其次,互联网金融是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平台,过去传统银行的创新产品都限于内部,各部门之间有严格的风控。而互联网金融甚至可和社会、客户共同开发产品。

此外,互联网金融也是普惠民主的,覆盖了传统银行忽略的领域,对零散小众客户非常重视。马蔚华指出,如果传统银行不开始重视这点,便会失去市场的基础。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传统银行需要转变思维方式,走数据化道路。

国内财经新闻报道,不过,马蔚华也特别指出,传统银行的诸多优势不容忽视:网络、风险管理和资金容量巨大。因此,在他看来,将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深度合作。由此,金融覆盖面会越来越广阔,受惠的将是广大群众。

P2P重在驱弊兴利

作为互联网金融非常重要的形式,P2P平台跑路高潮强势来袭,如红岭创投1亿元单笔融资逾期再次将P2P网贷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P2P不必一棒打死,其对于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非常意义。关键在于制度规范,并以制度来加以引导,使民间借贷阳光化。”马蔚华表示。

以P2P的发源国美国为例,马蔚华认为成熟的市场规则是繁荣的关键。如Facebook提供平台,具备征信体制、云计算、搜索引擎,因此供需双方可实时报价,并根据报价完成资金供需过程。相较而言,P2P的走向在中国有所偏离。马蔚华称:“从本质而言,P2P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民间借贷,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但中国的部分P2P已逐渐成为一个中介,主要通过成立资金池、找项目从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P2P不是银行而做了银行的业务,因此必须进行规范,避免造成社会金融秩序的混乱和民众恐慌。”

谈及具体监管措施,马蔚华认为,监管必须要有法律制度,监管当局也可以委托中介,即第三方监管,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并自身进行主导。

在这轮P2P倒闭潮中,不少谋求长远发展的P2P平台都主动引入第三方托管,以防范风险,提升平台的可信度。除第三方托管模式之外,目前P2P行业较为常见的增信模式还包括第三方担保、提取风险准备金等。

今日关注的话题是关于工商代理公司的信息内容,如果您想更多了解相关商务代理的知识和办理注意事项,敬请关注工商代理公司


(财经责编:张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