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专家谈改革的深层问题:反腐败是这次改革启动点

今天的题目是当前改革若干深层问题,但是说句老实话也不是深层问题,实际上就是想谈谈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现在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觉得最让人困惑的一个时期。下面要谈看法,其实也是我的困惑,想提出来供各位思考和探讨。过去三十年改革的历史分段第一个大的问题,我们究…

今天的题目是当前改革若干深层问题,但是说句老实话也不是深层问题,实际上就是想谈谈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现在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觉得最让人困惑的一个时期。下面要谈看法,其实也是我的困惑,想提出来供各位思考和探讨。




过去三十年改革的历史分段

第一个大的问题,我们究竟怎么来看这场改革。其实从前年夏天开始,在十八大召开之前的半年,当时我就开始讲一个观点,我说现在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在是新的三十年的开端。

看今天这场国内财经新闻动改革,可能我们得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眼光,得放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脉络中去看。过去这三十多年,我们将它称为改革开放的时期,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一些事情想得有一点简单化。大家想所谓改革就是不断从起点走向终点的过程。当时我们可能只能想到两个结果,一种就是成功,一种就是失败,好像当时也想不出第三种。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它走到半道时不走了,它没有走到终点,但是也没有回到起点,停在中间不动了。

假设这么来说,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我觉得其实可以分为两块,中间的转折点大约就是在中国加入WTO、体改委取消并入发改委,甚至比这个更前。前面这十几年的时间,这可以说是真正改革开放的时期,中国最重要的一些改革基本上可以说是前十几年进行的,包括后来改革的一些最基本的思路,也都是在前十几年形成的。到了这个转折点之后,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其实已经越来越少了。不但是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越来越少,而且就像刚才所说的,将这样一种中间的状况定型为相对稳定的体制,权力和市场结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体制的背景下,它还形成了一种相当稳定的利益格局,甚至形成了强有力的既得利益集团。

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其实是可以分为这样的两段,这对于看清现在我们是在什么样的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全会的改革决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会看得更清楚。现在我们可以说就是在中间这个地方,处于两个三十年之交的时候。在这样的一个重要的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一个决定,要打破过去这十几年所形成的僵局,将社会的变革继续向前推进。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打破僵局,未来三十年的路将会怎么走,是什么样的,但我至少知道一点,如果这个僵局不被打破的话会是什么样子———在那儿根本就动弹不了。

反腐败是这次改革的启动点

我们这次改革和上一轮改革真的不一样,上一轮改革是面对着改革之前三十年形成的一套旧体制。将我们过去体制简单概括为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不对的,这个旧体制的特征就是权力无所不在、权力控制一切,所以我把它称为总体性权力,那一轮改革只是首先从计划经济这个地方打开缺口。但这一轮改革不一样,面对两个东西,一个还是刚才所说的前三十年形成的旧体制,那个旧体制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当中并没有真正得到破除,或者说它最核心的东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破除,虽然从计划经济这一块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但它最核心的全能性、总体性的权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触动。但如果它就是面对这个,和上一轮的改革没有什么差别,这一轮改革还面对一个东西,这就是形成的新的弊端。

这个新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破除过去三十年旧体制过程中形成的,但和旧体制又不完全一样,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它的特征我把它称为权贵。这一轮改革面对这两个东西,概括来说它面对一个旧体制、一个新弊端。旧体制即总体性权力到现在在社会中仍然顽强地存在,甚至又在这个过程中添加了市场经济,这个权力甚至比原来还强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格局,甚至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在过去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权贵既得利益集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支配着这个社会。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从过去十几二十年的情况当中来看,不想往前走,也不想往后退,就想停在这个地方不动,因为这样对它最有好处。现在最现实的,我们要面对的就是权贵集团,不破掉这个没有办法往前走。

这场改革是以什么开始的?大家知道是以反腐败开始的。其实可以说这个反腐败,按照官方的预期远远没有达到。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将反腐败作为这次改革的启动点是对的,因为它面对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权贵集团这堵墙。现在不破掉这堵墙,别的无从谈起。

我觉得反腐败有多重含义,从不同的含义来说,做一些恰如其分的判断很重要。反腐败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看,首先就解决腐败问题本身来说,应当承认运动式反腐的作用是有限的,靠这个想解决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又必须要靠反腐败来破局,震慑的作用是明显的,可以为建立有关的制度创造条件,比如说官员财产申报。第二,从为改革破局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反腐败现在已经搅动了过去僵局的一潭死水。原来权贵之间的利益均衡,现在已经被打破,僵局开始出现松动,原来做不了的事情现在有了做的可能性。第三,这场反腐败除了启动改革、解决腐败问题,还有就是破除权贵的垄断。现在这场反腐败也具有为破除权贵垄断破局的含义。第四,执政者肯定有一个期望,期望反腐能够起到凝聚民心、强化政权基础的作用,所以一直说不反腐败就会亡党亡国。

从种种因素来看,我觉得这个反腐败,在继续保持势头的情况下得经历一个转变了,这样才能使反腐败真正起到为改革破局的作用,这个腐败本身也可以向前推进。这个转变就是由现在的反腐败转向权贵弊政的系统清理。清理权贵弊政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为权力设一个底线,一定要让官员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做,一定要让官员对底线有所畏惧,不能非法地侵犯民众最基本的权利、不能掠夺民众的财产,一定要有底线,保证这个底线的就是法治。四中全会马上要召开,四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法治建设。如果这样的话,说不定社会就以平稳的方式走出一条好的路子,这个社会就有往前走的通道了。但我现在只能这样设想,同时我们社会的力量也在发育,人们应当努力朝这个方向推,不是说仅仅是愿望,而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这样的责任。

改革的前景和空间

这次财经资讯改革和前几次大张旗鼓的讲改革不一样了,首先就可以看到人们对这场改革,整个社会老实说缺乏高度的共识。对改革,可以说现在没有高度的共识,要说有共识,顶多就是一条,大家都对现状不满,应当改变这个现状。但再往下,这个共识很少了,而且人们对改革可以说抱有一种很深的不信任和疑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它们会改吗?医生会给自己做手术吗?我觉得这是现在整个中国社会最大的心结。

我现在要说一个理论问题,如何来看待统治者和改革的关系。最高的执政者和一般的统治阶级是什么样的关系?假设我们将最高的统治者看作是国家机构,下面还有一般的统治阶级或是既得利益集团,这两个究竟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国家最高执政者,我们书本上写的是国家最高执政者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代表的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这些年的研究发现这个话不完全是对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和统治阶级经常处于矛盾当中,这些年理论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个概念,这就是国家的相对自主性,最高统治者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和独立的目标,和统治阶级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而且经常处于矛盾当中,为什么矛盾呢?这两个东西都需要资源,资源只能从一个地方来,就是从老百姓那儿来。

特别是当一个社会遇到危机的时候,这个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假如说一个社会遇到危机,这个国家当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得自保,这是它的最高目标。但是它怎么保住自己呢,它得化解危机,化解危机就需要资源,但资源从哪儿来呢,历史来看一般这个时候也是天灾人祸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统治阶级拿出一点资源来,但统治阶级谁也不愿意轻易让出资源。从历史上来看,这个时候就看谁更强了,如果最高统治者、这个国家能够压住统治阶级让出一部分的资源,很可能就能够缓解危机。但如果压不住,可能危机就得不到解决。

我们不要笼统地认为医生不会给自己做手术,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看得更灵活一些,也就是说变革的可能性应当说是有的。我认为,尽管社会力量在生长,但客观说,到目前为止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最主要力量还是权势者。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的演变。权势者通过什么因素来影响社会进程的呢?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理念,那个时候的一代领导人,社会中有影响力、权势的这些人,当时有一个朝向现代化的理念,这样一种理念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八十年代社会的变革。但从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这二十年,也是权势者在影响这个社会,但这二十年影响这个社会的最主要是权势者的贪婪。

但我觉得这一段也结束了,不是说它不会贪婪,但它会有比贪婪分量更重的东西在影响着未来,这就是他们的恐惧感,就是他们的不安全感。原来权贵抱团的那段时间,虽然他们也会有不安全感,但是主要是来自外部。那时候他们至少内部是抱团的,你关照我、我也不防碍你,大家共同维护既得利益。可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客观来说,反腐也好,改革也好,将这些东西打破了。说得更现实一些,现在权势本身有很强的不安全感。

这个不安全感将来怎么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影响着中国未来社会变化和社会走向的重要因素。各方作一点妥协,最后商量出一个规则来,用这个规则来保护整个社会,包括他们自己的安全感。假如是这样,我觉得是社会变革的现实契机,今后中国法治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是真正的法治。

民众的话语权决定改革成败

这场改革缺乏高度的共识,其实还不仅仅是如此,这场改革老实说条件不是很好,刚才说缺少整个社会的共识,也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上一轮改革虽然也是跌跌撞撞走过来,而且不同程度有不同的提法,但是人们内心有一个东西是比较明确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这一轮改革如何形成新的机制,保证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走,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八年前有一篇文章当时讲了四点,现在简单提一下。

第一,需要一种对改革进行综合协调的高层次的机构。现在这次解决了问题,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加强公众对改革的参与。第三,适时地转变改革推进的策略。第四,形成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反扭曲机制。

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挑战还没有真正到来。这几年我们都在讲既得利益集团是这次改革最大的阻力。但在改革的启动上,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力也不能过分地夸大化,我觉得有两个原因。这次上面启动改革的策略是对的,就是先打两个耳光过去,先打得它晕头转向再说。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真正的挑战是在什么时候呢?我想就是在将来,是在改革启动之后,它很可能真的不反这个改革了,它说不定要求改革要求得比我们还积极了,因为它看到机会了,它可以将改革的口号和措施接过去,然后变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甚至像上一轮改革最后那一段时间,将改革变为掠夺社会财富和民众财富的过程。

建立新机制,保证改革顺利进行,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机制最重要就是两点,一个是透明,一个是民众的参与。透明不用多说了,在一个利益的时代没有民众的参与,改革要想不出问题很难。这一轮改革中能不能建立机制,保证民众的参与,保证老百姓在改革中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决定改革的成败。



(财经责编:赵雅敏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