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第三方支付套码乱象频出 银联重罚其违规达数亿元

据财经资讯报道,从中国银联处获悉,近4个月来,银联已累计向违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罚款1亿元。业内人士估计,2014年发卡银行会损失几亿元。“套码”是此次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罚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收单市场竞争激烈,两种价格体系的存在,“套码”的行为没有纳入诚信体系中去,导致参与主体违规…

财经资讯报道,从中国银联处获悉,近4个月来,银联已累计向违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罚款1亿元。业内人士估计,2014年发卡银行会损失几亿元。

“套码”是此次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罚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收单市场竞争激烈,两种价格体系的存在,“套码”的行为没有纳入诚信体系中去,导致参与主体违规成本低,“套码”屡禁不止。

对于出现的行业问题,某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收单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议监管机构尽快优化价格体系,实行借贷分离定价,简化行业价格分类,以体现借记卡和信用卡对应的目标客户、卡片功能、成本结构、风险等差异,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市场套用商户类别的普遍问题。

已累计罚款1亿元

昨日,从中国银联处获悉,近4个月来,中国银联已累计向违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罚款1亿元,不少大型支付机构牵涉其中。

据中国银联的系统测算来看,预估查处违规情况占市场的违规情况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银联已为发卡行挽回一半的损失。

对于中国银联有没有处罚权利和所罚款项的去向,银联资深业务专家任志骏向记者表示,中国银联对谁都没有罚款权,只有自律约束权,支付机构加入中国银联发卡受理网络,需要遵守银联卡运行规章。

据悉,银联通过系统侦测以及持卡人和机构投诉,根据制定的违规约束细则,确认投诉情况是否属实,如果支付机构有异议可以与系统逐一确认。对于支付机构所套用的价格,“按照现有7:2:1的分成比例”补齐差价。

任志骏估计,2014年发卡银行依旧会损失几亿元,因为所有针对违规机构的处罚都是动态的,机构总是想办法逃避和规避检查。今年以来,中国银联已明显加大了检查和处罚力度。

某国有大行信用卡中心收单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银行卡受理市场的问题逐渐暴露,主要体现在套用商户类别、变造交易等现象较为普遍,对产业危害非常大,损害了发卡机构及转接机构的利益。对较为依赖交易手续费收入的信用卡业务而言,违规套用可能直接导致其业务出现务亏损,长此以往,将进一步制约信用卡业务发展。

套码乱象频出

中国银联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主要还是因为支付机构普遍存在的违规“套码”行为。

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用MCC(商户类别代码),不同的MCC码代表不同行业,刷卡手续费率也不同。比如餐馆手续费率1.25%,百货商店费率0.78%。第三方支付公司为抢占市场,餐馆就可以套用百货商店的MCC码,享受0.78%的手续费率。

据了解,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常采用以下措施“套码”。

一是伪造大量虚假商户。部分收单机构为规避侦测,大量伪造虚假商户,以用于频繁更换商户名称、商户编码和商户归属地等信息,从而达到违规套用低零扣率等目的。

二是伪造商户入网材料。部分收单机构或其代理商对外宣称个人办理POS机具仅需提供“一证一卡”(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其他入网材料则由系统自动伪造生成。

比如,浙江、湖北和江西等多个地区均发现某大型非金融机构PS商户门脸及店内照片、工商营业执照等商户入网材料。

对于违规原因,任志骏表示,随着中小银行加入收单以及央行批复了越来越多的支付牌照,银行希望与非金融机构业务合作,拓展对公客户,开展存款贷款保理业务。这就造成市场上出现两种价格体系,银行费率低很多,有的甚至不要钱。

据了解,我国收单市场费率存在两种价格体系,一是发改委制定的收单市场费率,另一个是商业银行放给非金融机构直连的定价。任志骏表示,两种价格体系的存在也造成市场出现一定的乱象,套现、套码、洗钱和交易记录失真等频频出现。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银联重罚第三方支付 财经资讯 2014年07月30日 11:4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