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互联网企业大佬们的焦虑

今日最新财经新闻,近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不少,途牛、聚美优品、京东、智联招聘、迅雷和9158,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近期和近年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中,CEO年轻化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垂直化的深耕细作也更能突破BAT的魔咒,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机遇与市场会逐渐贴近90后和00后。马化腾的焦虑在去年某…

今日最新财经新闻,近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不少,途牛、聚美优品、京东、智联招聘、迅雷和9158,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近期和近年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中,CEO年轻化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垂直化的深耕细作也更能突破BAT的魔咒,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机遇与市场会逐渐贴近90后和00后。

马化腾的焦虑

在去年某开业仪式上,腾讯CEO马化腾坦言,自己还要在互联网中不断地学习,在这个行业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危机,年轻人现在在互联网上喜欢的东西,越来越看不懂了,是最大的担忧。

马化腾举了个例子:“现在美国一个非常火的发送照片的平台,但是我用起来觉得很没意思,我本来就干这行,但是我都觉得没意思,但是12到18岁的女孩子非常喜欢玩,特别火爆。包括我们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我们发现自己有时候在这个行业,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我觉得这是最可怕的。”

马化腾最担心不理解以后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包括QQ也好,微信也好,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更新,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你太老了,一定要换掉,甚至Facebook都有这个问题,很多年轻人觉得很没面子,跟爷爷奶奶在一块,我要跟年轻人在一块,你用常理来解释说人多不是好吗?他们就觉得我要用新的东西,他们觉得不好。这种常理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可能以后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的思维,你怎么样顺应这种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换个名字,还是你看到有新东西,你要用于自我革命,明显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是相冲突的。

马云的焦虑

马云的担忧则是微电商,如今,微信小店、京东“购物”入口先后上线,加上微信第三方电商平台频繁发声,微电商一时花样层出,相比之下,马云重金所推的来往却是一片萧条。

在拍拍近期推出的新政中,有个条目值得关注:京东将利用微信端生态资源,为拍拍商家的微信店铺提供中心化解决方案。其中,京东的微信生态资源,是指与微信游戏并列的“购物”入口。其实,微店也好、拍拍也好,微信电商弄出这许多花样,都是为诱惑淘宝卖家转移阵地。

马云去年底宣布淘宝有900万商家,其中活跃商家300万。而微信公众账号已经超过300万,不过其中大多数为订阅号。从账号数量看,微信公众平台还是有能力支撑一个淘宝生态的,但这不能说很快会出现“百万电商微信号对决百万淘宝店”的情况。

因为目前微信电商门槛还很高,以微信小店为例,其要求商家为认证服务号,缴纳两万元保证金后开通微信支付接口。这个门槛其实很高,这也是为何目前微信公众号电商玩家主要为大型商家、以及成长起来的淘品牌们。

不过微电商的后期,微信和京东也必然合围淘宝,目前这两者尚处于磨合期,这也是近期马云疯狂收购或入股的原因。还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如果不能把对方干掉,那就把对方变成自己人。

李彦宏的焦虑

李彦宏的焦虑在于三方面:

首先,奇虎360的冲击还是非常明显的,但主要是通过提高其成本来体现,比如其销售、行政和总务支出同比增长77%,其中主要是促销造成的——预计在奇虎360达到其目标20%的份额之前,这种压力还会存在,但那之后两家公司可能达成某种平衡,从而价格战会放缓,而从长期来看,传统搜索市场格局出现大变化的机会几乎没有。

其次,研发费用大幅增长83%,这实际上是利好消息,这表明公司正加快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而没有受制于短期财务压力,未来我更希望看到研发比例继续增加。但我的担心是,该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没有投资在正确的领域,集中式的技术研发固然需要,但加快在终端方面的布局也很重要,而在这方面百度可能并不擅长,因此如果它能拿出一些钱进行外部项目投资,也许更好。

最后,爱奇艺的烧钱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视频是一个高资本支出的行业,而其高回报时期尚未到来。短期它会继续通过增加成本和费用来拖累公司盈利表现,但对于百度而言,这样的“拖累”是百度作为一家大市值公司必须承受之重,它不可能让所有面向未来的业务在一开始就获得像搜索那样的盈利水平。

这三方面仅仅是让李彦宏感到焦虑,但唯一真正让李彦宏担心的,也许并非技术、产品、业务等层面的,而是百度有没有应对目前不确定性环境的机制——移动互联网和更多领域的机会都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而且在方向确定之前,零散会是其基本特点,而百度擅长的是从技术上自上而下解决问题,并不擅长于应付这样的环境。该公司缺的是这样的机制,而并非资源,因此在电商等很多领域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周鸿祎的焦虑

周鸿祎曾发了一封内部信,以示对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焦虑,信中写道“意识到了360或许存在的危险。我要反省,360的生存与发展,究竟依赖的是什么?真的是“颠覆性创新”吗?真的只能依赖“颠覆式创新”吗?360要永远“颠覆式创新”吗?!最终的一个问题:360是否真的要以这样亢奋的姿态,成为百年老店?即使我老周能够如此“永葆青春”,但我的员工,能够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吗?”

实际上,周鸿祎的焦虑,来源三个因:第一个因,UC与阿里出了神马,直接断了细分搜索的电商之路;第二个因,互联网行业聚焦O2O,360该如何从O2O里变现;第三个因,吴恩达去了百度,360大搜索之路在技术层面,几乎很难颠覆。

这三个因,就能推导出360内部信的果,360由于定位于安全软件,也受制于安全软件,如果用划分段位来表现的,360的位置应该在入口段,那么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模式,360#用户#BAT,这个推导很有趣,360把握住入口段,结果其真正某段的流量与变现的资本流向了BAT,360能够把握13亿用户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BAT也不在乎360入口端对自身的影响,一个有效的入口端,不管是路由器还是浏览器的载体,核心的位置在于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内容,这也是360自身最缺陷的地方,无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无真正有效的制约用户选择的法宝。

安全可以说不是360唯一的选择,围绕着安全可以做的话题实在太多,但由于国人恐隐私与恐风险的习惯,360证明自己多么的安全还是比较重要的,360可以与百度结仇,可以与腾讯吵架,但实际的问题还是需要自身的身板足够硬,面对安全产品复制速度与能力巨快的BAT,360也要转换自身的想法,企业出内部信,无非两种情况,一新业务的朝气变革,二内部受外部环境影响受到波动,360属于哪一种,我想每个人角度都不一样。

老周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从一开始的细分市场的做法就非常的正确,也打开了一条血路,但颠覆的美德不是终身都可受用的,颠覆一时不成,那后续的如何保持颠覆的状态也显得非常重要,我非常乐意看到360开始变成成熟与务实,安全是从商业开始,从人性开始,都是巨大的基础市场,当然了,对于360来说,如何俯下神态,去做脚踏实地的事情,别想着搜索这一头脑热的事情,UC与百度之间,也唯周鸿祎看出大搜索与小搜索的差别,UC神马方向的错误,360何必搅局呢,聪明反被聪明误啊,360的救赎真的不是战略与战术的问题,而是内心,性格,文化等等。

雷军的焦虑

“5年后小米的收入能否超过格力?”10亿赌局或许是雷军最大的焦虑,雷军年初在内部邮件中公布了小米2013年的成绩单:小米在2013年总计售出了1870万部手机,增长160%;含税收入316亿元,增长150%。

保守计算,如果格力在2017年完成2000亿的目标后,在2018年继续增加200亿的收入,那么小米至少需要做到从今年开始每年保持50%的增长速度,才有望与格力在2018年,也就是董明珠与雷军10亿赌局约定的5年后打平。

雷军也坦言,去年和今年“我们压力很大”,但他还是定下了2014年4000万部小米手机的目标。对于已经成立3年的小米而言,4000万部并不是一个轻松完成的销量,而它未来几年想要继续保持起步阶段的高速增长,也或许并不轻松。

从外部竞争来看,华为等行业巨头们终于深刻感受到了小米模式带来的行业形势变化。他们喊出“向小米学习”的口号,以小米为标杆发起冲击。过去三年小米独享了电商宣传品牌的模式,但直到去年下半年华为推出荣耀,包括金立、vivo将推的新品牌,未来国内的竞争对手不会再给小米太多时间去独享这一模式。

诚如雷军所说,小米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在当前的环境下,大至知名互联网企业,小至创业孵化企业,大家都在焦虑,都在纠结,都在苦苦思索和寻觅,如何能在线上和线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PC终端和手机终端吃掉更多的用户。跟14年前互联网浪潮一样,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命,给企业界带来无穷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转型的危机和被淘汰出局的恐慌。


今日关注的话题是关于代办注册公司的信息内容,如果您想更多了解相关商务代理的知识和办理注意事项,敬请关注代办注册公司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互联网企业 最新财经新闻 2014年07月14日 14:2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