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互联网改造电影业:三大派系PK战结局会如何

于东的话虽然代表的是一个趋势,但还没完全说到点子上。目前来看,准备对电影产业进行上下游改造的,BAT只是一个泛指。真正对电影产业染指并准备动刀的有三个流派:一是乐视这样真刀真枪进来的,从制作、策划、发行、播出等各个环节布局较完善,已经有成熟的操作套路和案例了;二是阿里通过收购文化中…

于东的话虽然代表的是一个趋势,但还没完全说到点子上。目前来看,准备对电影产业进行上下游改造的,BAT只是一个泛指。

真正对电影产业染指并准备动刀的有三个流派:一是乐视这样真刀真枪进来的,从制作、策划、发行、播出等各个环节布局较完善,已经有成熟的操作套路和案例了;二是阿里通过收购文化中国、优酷土豆、华数等部分股权,搭了一个雏形,但体系上还不够成熟;三就是诸如腾讯、优酷、爱奇艺等试水的,涉及到影视业部分环节,还不能自成体系。三个流派间的内部角力还不明显,联合重构影视产业的迹象倒是很明显。

互联网搞颠覆凭什么?

关注今日财经热点,谈到颠覆和改造,首先要看看过去的影视业的现状,有三。一直以来,投资电影或影视剧是一个赌博成分更大的生意,只有大的影视制作、发行公司,才有话语权,能绑架发行和院线,获得高的票房。所以经常会出现,一部烂片,全国各大院线齐刷刷地上映,结果遭到公众一片吐槽。而一部好的电影,如果没发行和院线的支持,很难获得对等的收益。这导致市场处于一个畸形状态,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并不少见。

二是影视剧、电影的链条相对并不长,从最原始的剧本、制作、策划、发行、播出,各个链条独立运作,每个链条上都依附着大大小小一票企业,但有实力在规模、收入上做大的寥寥无几。原因何在?所有链条最终分食的都是票房收入,在中国230亿元的市场容量里,得养活一大链条的企业和从业者,僧多粥少,带来的是一个混乱、分散的业态,上游还被下游卡了脖子。

三是直到现在,影视产业的链条依然是典型的产品驱动模式,甚至各个环节都封闭式运作,彼此不协作和交流,只在最终成品后交到下一个环节。但在过去电影数量、影视娱乐节目“卖方市场”时,尚可有利润可言,但到了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比如互联网自制剧、微电影、各大卫视真人秀轮番开播、UGC等冒出来后,“闭门造车”的结果就是血本无归。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知名导演陆川的《王的盛宴》票房收入不到8000万元,投资却是9000万元,最能说明问题的失败案例。

分析了影视娱乐业的状态,看下互联网闯进来后怎么改造和升级这个产业。过去这个链条是串联的,一环扣一环,互联网能借助大数据和前期用户需求挖掘,更准确地捕捉到观众的偏好和兴趣,来定制和优化影片制作,拍电影就不再像押宝一样,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了互联网多屏、多终端、多收入模式的支撑,影视业不再高度依赖票房,保守估计也从230亿元基础上增长一倍。比如一部好电影,传统模式收入是10亿,放在互联网的体系里通盘操作,可能就能做到15亿元。

三个流派间的PK

这就解答了上述的疑问。互联网在影视圈玩生态、搞联盟,目的是把零散、碎片资源和能力拼接起来。过去从策划、制作、播出、衍生品等是分散的独立王国,但互联网时代要求这些环节协同起来,能找到一条“生产和变现影视内容”最优的流水线模式,各个环节彼此协同发力,实现利益最大化。目前,互联网玩娱乐影视牌的有几家,乐视、阿里、爱奇艺、腾讯,虽然套路和阶段不同,但大都干的是这个事。

既然说到了打法和套路,就对这个场子里的选手做个实力PK,总体看已经形成了阿里+华数+优土+华谊+文化中国乐视网[-1.96%资金研报]+乐视影业+花儿影视+超级电视+乐视商城VS&腾讯或爱奇艺或某某的组合三个派别。

阿里:如果退回到今年年初,说阿里要进军影视娱乐界,肯定会被认为是谣言,风马牛不相及啊!但上半年马云一连串的动作3月初以总值约为62.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60%的股份,3月底发布娱乐宝,让用户来出钱并决定影片拍摄、情节等,4月初入股华数传媒[-1.97%资金研报]20%股权,4月底与云峰基金出资12.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18.5%的股份。有了这些资产,阿里的影视娱乐版块浮现了,只不过还只是搭架子,离真正串起来还很远。非控股、非全资,华数还是马云的个人投资行为,怎么形成用户主导,各个环节全贯通,很难实施。

乐视:不得不提下乐视的CEO贾跃亭这个掌舵者。最早,乐视囤积视频版权,到快速地切入到超级电视、盒子和商城,布局乐视影业,收购花儿影视,再到马上会推出的手机、路由器等,当初乐视内部很多人甚至高层也不理解,也提出反对意见,现在看,贾跃亭是眼光毒辣的人,看到了互联网改造影视娱乐产业的趋势和机会。

现在,乐视内容+应用+终端+平台的生态形成了,按互联网玩法炮制影视生意,已经驾轻就熟了。从《小时代》的10亿票房,《归来》10天2亿票房,到正与新丽传媒、陈凯歌打造的年底力作《道士下山》,会在乐视网、超级电视、手机APP、院线等五屏播出。

可见,数字不骗人!回过头来讲,要说乐视影业拍的电影多优质、高出同行一截,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刚入行不久,但为什么还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让专业影业企业都相形见绌,原因就是乐视的生态是一套可复制的影视娱乐孵化器只要接进来,鸡犬也能升天,这就是互联网嫁接娱乐所产生的协同价值和魅力。

腾讯、爱奇艺、搜狐视频等打酱油的一派,基本未形成完善生态,比如腾讯视频提出了为虎添翼计划,吆喝着要投6部影片,但怎么做显然还没想好;百度一边靠爱奇艺与影视业跨界合作,还拿理财产品搞电影众筹,搜狐视频一边搞自制剧《匆匆那年》,拿独播权,还跟小米的电视、手机、盒子等勾勾搭搭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合作松散,业务集中在制作、发行、播出等单个链条环节上,很难有发酵效应。

影视娱乐的结局如何?

不管有多少流派,大都做的是一回事。

说得更简单一些,传统的影视业的玩法效率低、效益低,还有很多跑冒滴漏的现象,互联网融合进来后,会变成一个更高效链条,各个环节协同发力,是一个正向叠加、增益的体系。这也是乐视、阿里、腾讯等一干大佬们要干影视娱乐的目标,传统的讨论很单一、很无趣,互联网能让影视业在商业模式、业务收入和营销、发行、播出、衍生品等各个环节发生化学反应”,开启一个更具想象力的窗口。

这也是不看好松散合作模式的原因,阿里完全靠不控股、不全资的大联盟形态,短期看难以拧成一股绳,强势整合又没有理由和话语权。但如果各个链条节点不能并联、协作在一起的话,互联网改造影视娱乐界的威力就会大大减弱,退化成了一个渠道角色,这样玩,也就失去了放大的效应和价值。相信马云也看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当前精力在IPO上,顾不过来。

那么,最后影视娱乐产业的结局会是什么格局呢?会不会被乐视、阿里、小米、百度、腾讯等互联网“造反派”们给颠覆了。我看也未必!但绝对是一股主导型力量,BAT+乐视+小米等懂得玩拼图、平台和生态的游戏,只要有钱和渠道,大牌的影视制作、金牌导演及演员、各大电视资源等聚拢过来是分分钟的事。

当然,也给传统的影视娱乐界的大佬们提个建议,坐以待毙不可取,但华谊兄弟[-1.72%资金研报]6.72亿元收购广州银汉50.88%股份、光线传媒[2.46%资金研报]收购仙海科技等打出的游戏+影视”牌,也不提倡,毕竟这个跨界有点不务正业了。一个可参考的“转型方式是与阿里、乐视、腾讯等紧密绑定,利用好这个渠道,同时让自身的业务链向互联网方向优化,抓住机会也可能翻盘。

话说回来,不管谁最终能一统江湖,娱乐影视板块与互联网融合,必将诞生新的巨头型企业,真正有机会改变中国电影散、乱、小的局面,形成新的业务和商业模式。想起盛大的陈天桥当年网上迪斯尼的战略构想,嘘唏之中感慨这个时代终于到来了。


今日关注的话题是关于太原纳税申报的信息内容,如果您想更多了解相关商务代理的知识和办理注意事项,敬请关注太原纳税申报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今日财经热点 互联网改造电影业 2014年06月25日 10:5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