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三精制药悲剧背后:中信资本的困扰

随着纵身一跃,51岁的三精制药(600829.SH)董事长刘占滨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告别了检察机关对他的调查。对于他个人及三精制药乃至哈药集团,都留下了无尽的待解之谜。“目前黑河市检察院已经成立了调查组,等有结论了就会向社会公布。”黑龙江省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风暴眼中的三精制药,此…

随着纵身一跃,51岁的三精制药(600829.SH)董事长刘占滨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告别了检察机关对他的调查。对于他个人及三精制药乃至哈药集团,都留下了无尽的待解之谜。

“目前黑河市检察院已经成立了调查组,等有结论了就会向社会公布。”黑龙江省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风暴眼中的三精制药,此时正处于亏损边缘。2013年,其实现营业收入31.77亿元,同比下降21.91%,净利润646万元,下降98.2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2527万元,同比下滑107.63%。

据调查发现,三精制药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控股股东哈药集团对于营销权的上收。这场由哈药集团的二股东中信资本推动的营销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营销公司,力求彻底治理营销渠道的腐败,整顿广告投放,但是阻力极大。改革并未立即产生效果,业绩反而大幅下滑。一位三精制药员工表示,“现在库存积压得越来越多。”

在国企内部治理改革中,入股近10年的资本方,与利益触动方之间不断发生摩擦,以至于矛盾激化。

“一些问题必须通过司法手段,中信是好话说尽了,可有些事情仍旧无济于事,所以这次有人被调查也是好事。投资方有什么办法?”一位接近哈药集团股东的人士表示。

遭遇逆境

5月19日晚,三精制药公告称,公司接获黑河市检察院通报:公司董事长刘占滨于5月16日被立案侦查。5月18日早饭后,刘占滨称感觉不适。同日上午,在逊克县医院检查身体过程中,于三楼卫生间摆脱监护法警,从窗户跃出,坠地身亡。

同时公告的还有哈药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哈药股份(600664.SH),刘占滨同时担任哈药集团副总经理、哈药股份董事职务。

三精制药年报显示,2006年至2008年,三精制药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68亿元和2.69亿元。

2009年7月,刘占滨出任三精制药董事长。2009年到2012年,三精制药净利润分别为2.78亿元、3.3亿元、3.9亿元、3.6亿元。刘占滨曾被认为是当时哈药集团董事长郝伟哲可能的接班人。

但2013年,形势急转直下,三精制药营收下滑21.91%至31.7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亏损2527万元;毛利率也从之前五年的50%附近陡降至40.94%。

对此,三精制药管理层人士认为,《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药品降价等改革冲击了医药业的发展模式,严峻的产品渠道竞争及终端销售压力下,如何寻求出路已成为医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位三精制药员工称:“哈药集团董事长丛国章2011空降哈药后,逐步将三精制药、哈药总厂等的营销权上收到集团层面,自建营销队伍,原三精制药的营销人员并未在新队伍得到任用,或离职或提前退休,企业长期形成了自己的利益关系,现在破坏了之前的渠道、关系,新渠道又不能马上起效果,导致了业绩下滑。”

2013年,三精制药与哈药股份共同投资设立了哈药集团营销有限公司,三精制药的主导产品开始由营销公司统一进行销售及终端维护。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销公司组建了商务、零售销售体系及产销衔接系统,实现了组织体系渠道模式的重构。公司部分主导产品市场库存较大,市场价格不稳定,为此营销公司通过控制公司主导产品的发货量,维护市场价格,开展终端销售促销等活动,消化销售渠道中的存货。

报告期内,因三精制药主导产品销售收入与同期相比降幅较大,受此影响其净利润同比也有较大降幅。“这实际上让原来的药厂变成了生产车间。”前述三精制药员工表示,“现在库存积压得越来越多。”

营销体制改革是中信资本进入后力推的事项之一。2004年12月,中信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0亿元重组哈药集团,分别获得22.5%、22.5%和10%的股权。

2010年后,中信资本希望对哈药营销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独立的营销公司,但两年时间进展缓慢。

变革在丛国章2011年接替郝伟哲担任哈药集团董事长后逐步取得进展,丛国章被认为是中信资本力推其上位。2012年,刘占滨辞去总经理职务,原常务副总经理刘春凤接任,刘占滨仅保留三精制药董事长职务。这被认为是刘占滨开始被边缘化。

与丛国章此前哈尔滨市副市长、国资委主任的身份不同,刘占滨是哈药集团土生土长的干部,曾任哈药集团中药二厂、中药三厂、世一堂制药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在多位受访的三精制药员工看来,刘占滨是一个对员工好的领导,“上台后涨了多年来的第一次工资”。

2013年,哈药集团营销有限公司成立,但并未立即产生效果。

停产传言在员工中传播开来。“因为库存实在太多,不久前开始考虑停产,但因三精是大药企,停产对企业声誉会产生影响,所以也一直没有解决的办法。”一位内部人士称。

三精制药证券部回应称:“公司目前没有停产安排。”

中信资本的困扰

入股哈药集团,是中信资本首个直投案例,这一创建品牌的案例给中信资本带来很大压力。尽管哈药集团业绩已数倍增长,但其仍未套现退出。

在前述接近哈药集团股东的人士看来,中信的最佳退出时机应是2010年,2005年~2010年,哈药业绩翻了六倍,但从那之后就开始下滑,“主要是由于中信主观上对国内药品市场的行业态势没有准确判断,受到药品管理政策改革的冲击太大。”

“中信资本一定意义上低估了这笔投资的难度,尤其是国企内部治理改革的难度。”该人士表示。

医药销售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是行业长期形成的潜规则,此前落马的上药集团副总裁吴建文的12项受贿中,八项是和医药业务有关。

为从厂家拿到更低的出厂价以及质量更好的药品,药品贸易商往往给相关公司决策者一定的灰色收入。“我们去哈药检查,同样的药,有十七元钱批出去的,有的十八元甚至二十几元,后来我们要求都不许再批了,把经销商都找来,最后统一招标价二十五元钱一支,量还比原来多。”上述人士说,“所以必须建独立的营销公司,但得罪人太多了,大家巴不得事情黄掉算了,可是不改的话,这集团还能做得下去吗?中信不可能放弃,再麻烦也要推进下去。”

据了解,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各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前,哈药下属各子公司均各自为战,哈药六厂、三精制药长期大量资金闲置,另一些分公司却要为扩大生产而拆借高息贷款。即使中信资本派出的财务总监试图扭转,各部门仍极力阻挠,甚至哈药管理层也认为此事牵动利益太多而无法推行。

哈药的天价广告费亦饱受诟病。三精制药2009~2013年广告费分别为4亿元、4.61亿元、5.1亿元、5.06亿元和4.31亿元。中信资本亦出手整顿广告投放,结果各分厂以种种理由拒绝广告投放权上收,直到2013年才有些许进展。

中信资本和华平作为财务投资者何时退出哈药集团,仍待时日。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三精制药 中信资本 2014年05月25日 09:1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