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进击的京东:规模带来加速度金融放大成长

大红人京东今晚在美国挂牌上市,赶在巨无霸阿里之前,而且看起来博了个好价钱。按照早先的发行价区间计算,京东的估值应在219亿美元到247亿美元之间。如果按照这个估值,京东将成为市值第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京东的刘强东,也将成为有一个百亿富豪。当然,老虎君想八的不是这个,而是如今最热门的互…

大红人京东今晚在美国挂牌上市,赶在巨无霸阿里之前,而且看起来博了个好价钱。按照早先的发行价区间计算,京东的估值应在219亿美元到247亿美元之间。

如果按照这个估值,京东将成为市值第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京东的刘强东,也将成为有一个百亿富豪。

当然,老虎君想八的不是这个,而是如今最热门的互联网金融,能给京东带来什么?能给市场带来什么?

“没错,你看到的是现在最热的财富公众号,没有之一。我们不负责管理财富,我们负责挖掘人性。请点击标题下“老虎财富”关注我们,欢迎朋友圈转发,引用署名稿件必须注明出处:老虎财富”。

进击的京东金融

关注财经热点话题,在中国,搞金融是一种风气。这说明这个事情确实有利可图,至少是有想象空间的。

京东也不例外,如果根据框架来说,金融已经成为京东最重要部分之一,金融集团和电商集团并立。在金融方面——很难简单以互联网金融概括——京东相比其它互联网企业优势明显,仅次于阿里。

从类型上划分,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电商公司天然具有优势,其次则是社交平台(腾讯),而单纯的流量平台,粘性和广度可能有限。

从这个角度看,除了这三家,其它玩家的前景并不乐观。老虎君想说,我们虽然经常讲BAT,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似乎不是这个格局,真正的三大主角应该是阿里、京东、腾讯。

客观而言,阿里的先发优势和平台优势已经一览无余,腾讯的微信理财通也有声有色,京东则是遍地开花。

除了针对个人投资者的理财服务小金库之外,京东在金融方面还涉足消费金融(京东白条)、互联网支付、POS收单、手机支付、保理等等。京东作为电商平台,还在销售基金等理财产品上有天然的豁免牌照优势。

如果要比较,从布局上看,京东与阿里的布局是类似的,因为启动时间的原因基础略显薄弱。不过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成员。

规模带来加速度

京东金融的机会和挑战在哪里呢?老虎君认为,是规模增速。

金融不是白酒,不是烟草,不是奢侈品,前者利润率很高,但规模扩张有难度。而在金融领域,规模效应更为明显。比如小金库,网银钱包,京东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比起余额宝来,却是还有不小的距离。

从用户体量和电商成交的体量上看,阿里都比京东大得多。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商户、交易量基础,京东在消费金融、理财或是供应链金融上都会遇到天花板。但这也正是想象力所在。如果京东的模式更类似与亚马逊,那这个想象力和空间将是惊人的。

2009年,京东的成交不过30亿元左右。到了2013年,其营收是693亿元,同比增长67.4%。

如果这个67%的增速能持续维持,五年之后京东的营收将是今日的13倍,也是近万亿的营收规模。

当然,这事是老虎君保守的想象。但规模大了之后,对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的刺激是几何级数。在这方面,沃尔玛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

但对于京东这样的平台而言,金融将不再是唯利润中心的做法,消费者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实惠。为什么呢?对于电商平台来说,金融即是进攻,对传统金融的进攻;也是防守,对竞争对手,力图通过更多服务和粘性功能锁定消费者的防守。

电商做得好,金融也会好;金融好了,放过来也会刺激消费者驻留在京东。这也是想象空间之所在。

所以,猫(天猫)狗(京东)大战也许不止是电商大站,也可能会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中心。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京东金融 财经热点话题 2014年05月23日 11:3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