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中国移动首次同比下滑:4G能否成救星

中移动正在进入一个自成立以来最关键的调整期。2014年4月22日,中移动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移动净利润仅实现25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4%。最新国内财经动态,在此1个月之前,中移动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降5.2%,为14年来的首次同比下滑。显然,这头一直在快速奔跑…

中移动正在进入一个自成立以来最关键的调整期。2014年4月22日,中移动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移动净利润仅实现25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4%。

最新国内财经动态,在此1个月之前,中移动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下降5.2%,为14年来的首次同比下滑。显然,这头一直在快速奔跑的大象,终于跑累了。

透过这些数字,我们看到哪些事实?

1、虽然在中移动利润下滑同时,中电信和联通都实现了业绩和利润的同比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移动的下滑是战术失误所致。

事实上,整个电信运营业的增长都已经放缓,并已到达或接近拐点,其他两家运营商的利润增长都各有原因。

比如中电信,2014年第一季度虽然实现利润55.69亿元,同比增长17.7%,但它的利润来源其中主要来源于两大因素:2008年收购CDMA时购入的客户关系价值于2013年摊销完毕,促折旧摊销费用同比下降约10.17亿元,以及2014年1月1日起生效的移动网间互联结算标准调整,促进其他经营费用同比下降了5.4%(约7.13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以上两个因素,中电信的一季度利润,其实也在下滑。

2、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外界早有定论:外部环境:市场日趋饱和,用户增长放缓,通信资费逐年降低;内部环境:大企业病加剧,管理失控矛盾激化;外部矛盾:移动互联网尤其是OTT的业务加速替代;行业矛盾:民资进入产生鲶鱼效应,将成为更进一步价格战的导火索。

可以说,无论天时、地利、人和,运营商都处在最艰难的时刻,而且它们面临的,不是周期性的问题,而是长期问题。只有彻底转型,才有可能迎来新的快速发展。

而且对运营商来说,这样结构性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修复,这意味着,运营商现在才刚刚“入冬”,未来的形势将更加艰巨,业绩的下滑将进一步加速,而且持续时间可能超出预期。

3、当前,受影响最大的是短信业务。虽然中移动财报中回避了具体比例,但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移动的短信使用总量已下降至1530亿条,同比下降了超过20%。

4、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既有承担党、政、军、民的通信支撑和普遍服务的公用事业属性,也有保持盈利增长的市场化企业属性;而它们的管理也非常复杂:工信部负责垂直的行业管理,中组部负责领导班子的人事管理,国资委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与业绩考核,此外运营商还必须对上市公司的股东负责。

这样复杂的定位与机制,决定了三大运营商发展的劣势与优势:

劣势是定位模糊,导致自身战略与价值观反复甚至混乱,业务方向与执行力受拖累。

优势则是,三大运营商将获得政策的“有限托底”,在形势可控的范围内,运营商即使面临最恶劣的情况,仍然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模式,虽然那并不是运营商所希望见到的局面。

5、本届政府力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营改增改革等大政,也将为运营商的形势带来连锁反应,尤其是为了尽可能“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以上改革,监管部门将不得不使用结算政策等工具,在运营商之间施展宏观调控。

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拥有相对充沛现金流的中移动,是最主要的“被调控者”,网间结算调整即是明显征兆。

这将加剧中移动的下滑趋势,加上4G建网和补贴的大笔开支,中移动的现金流正在不断消耗。而来自瑞银的最新研报显示,中移动的自有现金流在2012年逾1000亿,但2013年已仅剩400亿,预计2014年有可能为降到接近为零,甚至更低。

6、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移动的策略实际上也已经有了微妙变化。从2013年以前的“打肿脸充胖子”,拼尽全力保增长,改为主动“稳业绩”。

减少业绩粉饰很简单,却可以既降低内部外部的增长压力,又避免“为他人做嫁衣”,同时也缓解因为高利润而遭遇的舆论压力,中移动的以退为进,在当前形势下,无疑是一步好棋。

7、但对中移动来说,这样的手段需要把握分寸,如业绩持续恶化,一旦形势固化,员工与供应商人心离散,反而可能加剧业绩的下滑势头。

8、4G不可能成为运营商的救星,反而会加快OTT业务的替代速度。

在此之前,三大运营商虽然都宣称要去电信化,要向互联网学习、转型,但其实仍是以彼此为竞争参照系,并由此发起了3G和4G的建网和市场大战;但在未来,仅有一张优势的,胜于其他运营商的网络,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足够的回报,需要将重心尽快调整为产品与商业模式的迭代,以及对用户的服务,从而在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竞争中,尽可能保持用户入口的有限语语权。

9、从2003年到2013年的黄金10年中,运营商错过了投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从业务运营商向投资集团转型的宝贵时间窗口——现在,这一话语权,已经转移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手中,而BAT——尤其是阿里和腾讯对产业链的并购已经基本掌控大势,运营商已无明显机会。

10、将虚拟运营商“驯化”为自身的业务“批发商”,是一些运营商员工的期望,但这同样只可能作为过渡政策,否则一旦虚拟运营商站稳脚根,形势将再次逆转,运营商将陷入更被动局面。

11、就运营商的转型而言,目前首先需要变革的,不是业务上的去互联网化,而是在机构、机制、管理乃至于公司文化层面的“去电信化”。



(财经责编:任波 )
标签:中国移动 4G网络 国内财经动态 2014年05月02日 10:2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