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腾讯张志东:一家较大的公司要人才代出

3月19日,腾讯披露年度业绩,2013年全年,其实现营收604.37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155.02亿元,同比增长22%。同一天,腾讯宣布其五位创始人之一的张志东将在6个月后辞去CTO职位。在张志东辞任之前,原担任腾讯首席运营官的曾李青已经于2007年卸任,转而进入风投行业;原担任首席行政官的陈一丹也已…


3月19日,腾讯披露年度业绩,2013年全年,其实现营收604.37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155.02亿元,同比增长22%。

同一天,腾讯宣布其五位创始人之一的张志东将在6个月后辞去CTO职位。在张志东辞任之前,原担任腾讯首席运营官的曾李青已经于2007年卸任,转而进入风投行业;原担任首席行政官的陈一丹也已经在去年以改任终身荣誉顾问的形式淡出。

除现任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的马化腾之外,腾讯另一位创始人为现任首席信息官的许晨晔。

根据腾讯2013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张志东通过其全资拥有的BestUpdateInternationalLimited公司持有5500万股腾讯股份,占腾讯已发行总股本的3.51%。按腾讯3月19日收盘价567.5港元计算,其不计其他资产的身家约为312亿港元。

“传统行业可以说姜还是老的辣,但在互联网行业,倚老卖老是不合适的。”现年43岁的张志东表示,在传统行业凭借20年经历,一周工作二、三十小时还有机会胜任,但互联网要求精力非常充沛,一周没有几十个小时的全心投入,就会脱节,就不了解年轻人想什么。

张志东称,两年前就开始酝酿交棒接力,但因当时腾讯正处在转型期,决定“带领公司骨干参与转型过程”。

过去两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迁移。腾讯则在2012年5月18日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将原有的八大业务系统体系(含4大BU)变为六大事业群制加1家独立子公司,开启转型之路。

作为张志东所言“当前是一个可以放心交棒的时机”的注脚,腾讯一方面借助微信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获得先发优势;另一方面,腾讯改变了外界对其抄袭复制的“人民公敌”职责,通过开放平台不断搭建生态圈。

从腾讯3月19日披露的主要平台数据来看,其PC端的增长天花板已相当明显。比如,即时通信服务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8亿,比上一季度下降1%,比上年同期增长1%;即时通信服务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1.80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比上年同期增长2%;“QQ空间”月活跃账户数达到6.25亿,比上一季度增长0.3%,比上年同期增长4%;“QQ游戏”平台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为850万,比上一季度增长4%,比上年同期下降3%。

但与此同时,随着微信的快速崛起,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始进入收获季节,移动端的游戏、效果广告等成为主要的变现方式,移动支付、O2O的潜力则推动腾讯的股价不断攀升,市值跨过万亿港元节点。

“创始团队起到的只是第一棒的作用。”正如张志东所言,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要代有人才出,而腾讯的第二棒是和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管理团队,他们在公司的时间,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年。

不过,在腾讯当天新公布的董事名单以及分工中,马化腾继续担纲,除董事会主席兼CEO外,其还担任执行董事,并在5个董事委员会中出任提名委员会主席、投资委员会成员。

不过,由于“腰椎旧患,需要静养”,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缺席了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19日,马化腾参加了电话Callin形式的腾讯财报说明会,并对近日备受关注的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事件进行了回应。

3月19日,腾讯还发布公告,建议对其股票一拆五,每手买卖单位不变,仍为100股一手,以此降低投资者入场成本。


(财经责编:丁俊龙 )
标签:腾讯 张志东 创始人 人才 CTO 2014年03月20日 08:4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