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国际经济 > 正文

外媒:中国员工“最勤劳”与“最不敬业”

近来,国际调查机构发布了两个涉及中国员工的数据,一个是德国著名市场调研机构GfK,其对8个国家的8000名员工进行“哪个国家的员工最勤劳”的专题调查。该问题的衡量标准包括劳动时间、强度、创新和产品潜力。结果是,中国、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荷兰、法国为排名顺序。以每周平均工作时…


近来,国际调查机构发布了两个涉及中国员工的数据,一个是德国著名市场调研机构GfK,其对8个国家的8000名员工进行“哪个国家的员工最勤劳”的专题调查。该问题的衡量标准包括劳动时间、强度、创新和产品潜力。结果是,中国、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荷兰、法国为排名顺序。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例,中国员工是44.6小时,紧随中国之后的德国员工是35.5小时。中国员工平均带薪假10天,德国员工是25天。由此中国员工被视为“世界勤劳冠军”。

另有一个是盖洛普公司进行的调查,该公司公布2011-2012年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调查结果,该调查针对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受访者通过回答盖洛普公司的12个问题,包括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学习成长,是否得到肯定,是否有朋友在公司等。根据工作投入程度被分为敬业、漠不关心和消极怠工。全球员工敬业比例为13%,中国员工敬业比例为6%,其中办公室员工的敬业程度更是低至3%,世界最低。尽管与盖洛普公司2009年公布的调查结果相比,中国员工的敬业度在上升,但仍然“全球垫底”,是美国的五分之一。

或许有人认为“最勤劳”与“最不敬业”有矛盾,甚至不合逻辑,深入分析便发现二者既不矛盾也合逻辑。勤劳既可以是精神驱使,也可以是物质欲望的推动。换言之,敬业一般通过勤劳来体现,但勤劳却不一定由敬业来支持。敬业是工业分工后的事情,而勤劳则是农业经济乃至原始采撷阶段就存在。即使以现代社会价值标准评价,勤劳与敬业也有区别,当勤劳因物质利益而来,那么是不是喜欢某一个职业并不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以物质利益的多寡,敬业也受物质利益的影响,但更受精神追求与超越物质享受的价值观念与人文修养的影响。

如果我们再将近期公布的另外两个调查结果结合进来,问题会更清楚。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公布了一组源自对20个国家的调查数据,受访中国人中有71%以自己拥有的物化东西作为衡量个人成功的指标,比排名第二的印度高13个百分点,而全球平均值为34%。同时还有68%的人表示,“我对于成功和赚钱有很大压力”,该问题上的全球平均值为46%。益普索公司分析认为,不少中国人将个人所有物等同于成功的全部。印证这一点的是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销往中国,五年前这一比例是10%。总体而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受访者喜欢将物质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而发达国家受访者的关联度不高。另有一个公开调查数据,中国人是世界上跳槽频率最高的。有人对中国与美国员工的跳槽动因作了分析,美国员工更重视个人能力培养,如果跳槽着眼的多是培训机会多、挑战多、能锻炼提高自己。中国员工更注重的是轻松稳定的工作、高企的收入、光鲜的岗位。

为什么中国员工与西方员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发展进程差异决定的。工业革命开启于西方,如果从英国人发明“珍妮纺车”算起,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已经过了25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量虽然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直到改革开放工业发展才进入快车道。农业经济的特点是看天吃饭,不需要也不会生成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以30多年的工业发展期形成职业精神是困难的。正所谓,“千年的历史造就百年的世家,百年的世家成就一世的淑女”。“300年出绅士”。没有必要的成长期,是很难积淀和抽象出精神的。再加上我们走了一个金钱至上的弯路,更迟滞了职业精神的建设。当然,物质基础也很重要,仍如西方人所言,没有饭吃时找饭吃,有了饭吃后会生出许多事来,这生出来的事主要是精神领域的。西方富足了半个世纪以上,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不再为吃饭发愁,那么选择工作的标准就是喜欢与否。中国人刚刚解决吃饭问题,饿肚子犹新,既然尚处于财富积累阶段,那么考量和选择工作自然不在于喜欢,而在于赚钱多少。

二是文化差异与价值追求的差异决定的。我们比较熟悉的《把信送给加西亚》、《邮差弗雷德》,都是讲的美国人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源于哪里?主要源自宗教信仰,也就是基督教新教伦理。对此,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作了深刻分析。马克斯·韦伯与马克思理论不同,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也指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但认为是将要的。马克斯·韦伯则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宗教信仰对经济基础起决定性作用。正是源于此,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有着很大关系,尤其基督新教的职业观和财富观,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新教和传统基督教在职业观上有比较大的差别。传统基督教奠基于农业经济社会,存在较为严重的鄙视盈利性工作,认定除了神圣由上帝赋予,其他从事这样的活动难以进天堂。

基督教新教对此作了重大改革,不仅肯定世俗工作,并且认定所有正当职业都是神赋予的,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做好,属于荣耀上帝、履行天职,由此新的现代职业观得以产生。当新教徒认定自己的职业是上帝的召唤和安排,就产生了神圣感,从价值观的角度衡量,就是追求更多财富是为了荣耀上帝,不是因为对金钱的贪欲。简言之,将世俗工作上升到信仰层面,也便有了强烈的敬业精神。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受儒家伦理观念影响极深,虽然这种价值观也是奠基于农业经济,也存在因此形成中国人勤劳和节俭,且无限地积累财富。去年笔者出访澳大利亚,与一位移居并在当地开了一间工厂的北京人聊天,他说加班工资开到一点五倍,有很多中国人加班,开到三倍白人也不来,他们的观点是“钱够花就行,挣那么多钱干什么?!”这显然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不同,中国人不仅要为自己挣钱,同时还要为后代挣钱,倘若是满足自己的消费,这个数量是可计算的,而要为后代积累财富则是无限的。

三是制度设计和福利保障制度的差异决定的。表现在制度设计上,我们不管是在官道和钱道,都设计了等级关系,荣耀和价值以实现度所决定,这就导致人们无度的攫取。更重要的是我们尚未设计出平衡人的物质和精神关系的制度引导,比如尚未征收引导人们财富观的遗产税等等。我们的福利保障制度差距更大,依照现有的福利保障制度,很难让民众产生无后顾之忧之感感,只能通过拚命劳作和积存金钱来实现踏实之感。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已经很完备,基本去除了后顾之忧,包括教育、医疗、养老和居住,等等。除此之外,西方国家的法律几乎都向着工人,因为工会和工人是惹不起的。特别是员工“最不勤劳”的法国,其法律到了溺爱工人的程度。诸如此类,都影响着勤劳度与职业和敬业。

敬业与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同时反映着物质向文化提升。客观原因和发展阶段无法改变,但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与文化的塑造对于我们的自我改善十分重要。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可以罗列很多,这里仅作两个方面的分析。一个是引导社会的价值追求,真正弄清人生是什么,意义在哪里,以此改善中国人的精神空间,进而获得更大的幸福感。2010年世界公布的幸福指数最高的地区是拉美,最高的国家是哥斯达黎加。而敬业员工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美国。两个之间反映出幸福感的渊源,当国人都真切感受到这一点后,必调整自己的价值追求。另一个是以制度遏制官员腐败和富豪挥霍,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反腐和遏制奢靡之风以来,已经在影响着社会,无度比阔比奢的不良风气在有所改变。

这说明主流社会的引导很重要。西方社会有今天的价值观,也是社会引导的结果,而当一种价值观形成后,人人都会遵循。有一个小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有中国人到德国餐馆吃饭,点了一桌子饭菜,剩得比吃掉的多,过来一个老太太,要求其剩饭菜打包带走,中国人置之不理,老太太报告管理部门,现场罚款,中国人不解:“我自己的钱你管得着吗?”回答:“钱是你的,但资源是人类的”。更有委内瑞拉无人炒房子的制度规定,如果你有两套房,一套租给别人,承租者无钱付房租时可以拒交房租,你还不能赶其离开,如果强求,前提是卖掉一套房子。再者,当有人发现某一套房子长期无人住,属于闲置房,可以撬门入住,等等。如此下来也就形成了委国人生态并不富足,但却平静和满足。诸如此类都引发我们的思考,且不乏借鉴价值。


(财经责编:丁俊龙 )
标签:中国员工 西方员工 美国 个人能力 注重 2014年01月25日 09:0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