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亿美元”,这是丰田踏板门之后给予美国消费者的“和解方案”;“以适当措施回报用户”,这是丰田在同一事件上给予中国消费者的答复。同样是消费者,为何丰田愿意花11亿美元“讨好”美国消费者,而中国车主仅仅获得了一些语焉不详的说辞?业内专家认为,在法律法规缺失,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的环境下,跨国汽车及零部件公司尽力规避违法可能带来的成本与风险。丰田北美公司昨日宣布,关于此前在美国因实施召回而引起的关于经济损失的诉讼一事已经达成和解。丰田将为约1600万辆车提供赔偿或更换新设备。将再次支出包括相关诉讼的和解费用在内的相关费用共计11亿美元。和解方案包括,丰田将对特定的车辆零部件延长保修;对除了HEV车型之外的所有因脚垫问题进行召回的市销车辆免费安装BOS;同时,针对2009年到2010年一定时期内已经出售对象车辆或已经返还对象租赁车辆的顾客,以及现在保有或正在租赁免费加装BOS对象之外的车辆的顾客,丰田将给予现金补偿。
回溯到2009年到2010年,丰田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北美地区频繁出现车辆无故加速现象,导致丰田随后展开一系列大规模召回。丰田前后全球总召回数量超过一千万辆,成为史上最大规模召回之一。此后,美国国内对此提出集体诉讼,要求丰田赔偿并修复车辆。此,与2009年至2010年大规模丰田汽车召回相关的三大集体诉讼,目前有两例已达成和解。对于中国市场,丰田中国向本报发来声明强调,“此次和解,能够解决历史遗留的法律问题。此事件无关丰田汽车安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丰田汽车的突然加速与电子系统有关。 ”此前,“踏板门”大规模爆发,丰田在中国召回超过7.5万辆RAV4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