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成都近2000公里的北京,酝酿已久的北京新机场方案,也获得了国务院的通过,意味着这一耗资790亿的项目得以开建。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上周表示,中国机场将迎来加速建设期,今年国内开工建设的机场14座,明年拟开工建设12座。与之相对的是,目前已经在运营的机场中,大部分还处于亏损的状态,不仅支线机场普遍盈利困难,干线机场也面临建设资金来源匮乏的尴尬。
现实情况是,目前机场,尤其是支线机场运营状况并不乐观。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颁证运输机场达180个,其中当年新增机场5个,均为西部支线机场,而当年全国180个机场中,亏损的有133个,中西部机场中七成以上处于亏损。针对中小机场的持续亏损,民航局已经出台了多项补贴措施,比如基建贷款利息补贴、地方机场使用机场建设费等政策。
“机场建设投资大、回报慢、周期长,建设规划提速必须要保证建设资金的切实到位。”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的一位内部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机场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民用航空专项发展基金、地方政府财政以及银行贷款等方式,地方政府、民航局还应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鼓励并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机场建设。“新建、扩建机场不可能只依赖政府投资和补贴,这并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地方政府在投资补贴机场的同时,也应该拓展机场自身的‘造血’功能,比如地面服务、商贸、广告等非航空业务,同时做好机场周围的产业布局和集聚,以吸引和辐射更多客源。”
“目前对大多数机场来说,融资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除了政府投资外,大多只能通过发债和银行贷款,这样在运营初期的几年,由于需求达不到满负荷运转,就存在着巨大的经营和还贷压力。”一位西部机场公司的高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