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传统老街——前门大街,发现前来拍照的游客多于买东西的,一栋栋古韵风格的建筑中,除了零星分布的几家传统老字号外,大部分是星巴克、Swatch、ZARA、H&M等国际品牌,以及李宁、耐克、森马、劲霸等常见品牌。这种中西合璧的品牌布局让不少人感到心里别扭。
与前门大街相反的是,集中了瑞蚨祥、同仁堂、内联升、步瀛斋、张一元、大观楼、狗不理、张小泉等国内顶级老字号的大栅栏则更受消费者认可。从中不难看出,前门大街最需要的是具有北京传统特色的商业。然而,据记者了解,最能凸显前门韵味、具备北京特色的老字号,却因为前门整修后租金水涨船高而无力回归。
老字号本小利薄难生存
传统老字号爆肚冯的掌门人冯广聚算过一笔账:按照目前38元/平方米/天的租金计算,一间100平方米的铺面月租金就将近12万元,销售10元一盘的爆肚很难支付高昂的房租,再加上工人工资、原材料、水电等其他费用,赔本几成定局。“政府出钱把前门大街翻新了,老字号小吃当然愿意回去,但是租金太高,忙一个月可能连租金和工人工资都挣不齐。”冯掌柜不禁抱怨道。
“如果按照前门大街现在的租金,每盘售价18元的酱牛肉要卖到五六十元才能够保证利润。”月盛斋掌门人马国琦也感叹道。
中商经济研究所主任姚力鸣认为,前门地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决定了这里最适宜发展老北京传统商业文化。受到拆迁造成的地价上涨、房租昂贵等因素影响,一些反映老北京市井文化的企业,如老北京传统小吃、一些特色手工艺店铺等,很难在这里继续生存。
老字号急需政府扶持
专门研究北京老字号小吃的侯先生认为,前门老字号商铺接连倒闭与租金过高有直接关系,前门地区刚开始招商时租金高达37元/平方米/天,如此高的租金,国际品牌或可承受,但对传统的老字号而言,显得太高了,老北京小吃的租金超过5元/平方米/天就有风险。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对于老北京传统小吃竞相撤离前门大街并不感到意外。他表示,传统小吃是微利行业,在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很难承受核心商业区的高租金。而且,除了租金过高,交通不便、管理死板、资金扶持不到位等,都是前门地区小吃城落败的症结所在。
用历史文化招牌吸引游客
“实际上,前门大街的发展最难的不是如何获得经济效益,而是如何创新经营理念,继续把前门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北京前门大街管委会主任葛俊凯说。毕竟,前门大街与许多商圈不一样,其本身就带有浓重的文化意味。“比如刘老根大舞台,他们的二人转既带有文化特色,又结合了现代人的需求、生活节奏,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葛俊凯举例说。
北方有刘老根大舞台,南方则有历史文化名城海口作为传承文化的示范。据悉,海口预计投资47亿元,整治作为南洋华侨文化符号的骑楼,重点完成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和府城传统建筑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将海口建设成为集旅游、会展、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在这个过程中,海口没有忘记“追本求源”,选择用它最有特色的历史商业文化招牌,吸引全世界的游客。
侯先生认为,要想重新振兴老北京小吃行业,必须抛弃固有的经营思路,应根据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进行创新,一成不变只能将老北京小吃带向末路。“传统的一定要留下,但一定要摒弃‘我是百年老字号’这样惟我独尊的观念。”侯先生还强调,老北京小吃若想得以复兴还需要从经营模式、口味等方面做全新的调整。在经营模式上,以往老字号都是以单打独斗、小作坊、游击队的形式经营,但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方式需要小吃行业进行一轮资源整合,实现多赢。 “差异化和创新经营、新型的展示手段和营销模式、创意新颖的商品和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经营方式,才能够让老字号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葛俊凯表示。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