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34.69,0.00,0.00%)含塑化剂事件并未因查明“元凶”而消停,在资本市场上,“酒鬼酒”的噩梦仍在延续。昨天,酒鬼酒(000799)表示,该公司所有生产线昨天起全面停产,待更换设备后再恢复生产。对于目前已流向市场的涉嫌含塑化剂相关产品,该公司表示,目前并没有产品召回的计划。据悉,在质监部门的初检报告出来后,多个市场的经销商、卖场均下架了酒鬼酒相关产品,目前这些滞留在经销商处的产品却退货无门。昨天,酒鬼酒开盘后再度跌停,收于34.69元,自此,该股票自上周五复牌后连续三日跌停,市值蒸发近45亿。
肇事的“元凶”找到了,酒鬼酒的噩梦仍在延续。
昨天,酒鬼酒公司总经理夏心国表示,初步锁定塑化剂可能肇事的三大“元凶”:包装线上的小塑料管、塑料酒瓶塞,以及曾临时使用的塑料输酒管。“从27日起,酒鬼酒公司决定对包装车间进行停产,预计改造材料当天就能备齐。包装车间之外的生产线并未停产,还在正常进行。”
据介绍,酒鬼酒生产车间原料预处理车间浸泡池是不锈钢材质,浸泡、糖化、发酵过程也不会接触到塑料。蒸馏的容器也是金属制成,收集酒液的管道,以及接酒桶都是不锈钢质地。
“停产之后,该公司生产设备灌装机中的小塑料导管,将更换成不锈钢材质的,而未来酒鬼酒的塑料瓶塞也有可能换成软木塞。”酒鬼酒如是说。
不承认不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酒鬼酒虽然承认其相关产品中含有塑化剂,但对于已流出市场的“含塑”产品却一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下架的产品我们还放在仓库里,目前也不知怎么办,厂家也没说要召回。”昨天,广州一家知名酒类专卖店主管告诉记者,该门店的50度酒鬼酒上周就已下架,目前尚有几十箱在店内,“迟些我们再跟厂家沟通,看看怎么办。”
另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也表示,在上周事件曝光后,该公司就立即将所有酒鬼酒产品下架、封存,“厂家也没有说召回,先放着看总公司怎么与厂家交涉吧。”该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酒鬼酒在该卖场里的销售量并不大,下架后对其超市的酒类业务销售影响不大。
记者昨天获悉,在酒鬼酒被媒体曝光含过量塑化剂后,国内多个市场的大商超已率先将相关产品作了下架处理。随后,湖南质监部门的初检结果出来后,引发更多经销商、酒类专卖店、商超渠道下架。目前,在各处经销商处都积压了大量的酒鬼酒产品。
“由于卫生部没有将塑化剂指标正式列入白酒产品标准,法律角度没法判断是否超标,不是不合格产品,厂家更不会发出召回。”国内资深酒业人士指出,若实施召回,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可能令该企业难以承受。
“酒鬼酒应全面召回和赔偿。”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酒鬼酒的官方检测结果已经出炉,对人体生殖功能有严重损害并可致癌的塑化剂超标达247%。这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生产者不仅要承担道义责任,而且要承担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广告发布商也要担责。
连续三跌停
受事件影响,在资本市场上酒鬼酒的股价一跌再跌。
昨天,酒鬼酒再度跌停,收盘价为34.69元,换手率仅为0.06%,跌停板上封单超过42万手。这已经是酒鬼酒自上周五复牌后连续三天跌停,公司股价已从复牌前一日的收盘价47.58元下跌至34.69元,累计下跌幅度超过27%,市值蒸发近45亿元。
酒鬼酒的持有机构此次受重创。据基金和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有48家基金、券商理财、保险、私募等机构持有酒鬼酒5660万股。按照这一数据计算,26日机构浮亏2.4亿元。在上周五的第一个跌停中,机构单日损失达到2.7亿元。
昨天,申银万国[微博]发布报告称,塑化剂事件严重性低于三聚氰胺,但影响消费者信心。涉及塑化剂的产品50度酒鬼酒不超过公司总收入的10%,公司品牌尚处于恢复阶段,消费者担忧情绪可能影响终端销售及招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