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FSB首次将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纳入其统计范围,根据FSB的《报告》,中国2011年按OFI统计的影子银行规模为0.4万亿美元,占所有被统计成员国总量的1%。整体来讲,FSB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尚小,OFI占国家金融机构规模比重远低于20%。
根据FSB的《报告》,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以金融公司的形式出现,中国的金融公司在全球金融公司中所占份额为11%,远超过其他的非股权基金、结构性金融工具的全球占比。从增长速度来看,自2007年以来,中国显著增长的两类“影子银行”为货币市场基金和金融公司,增速分别为33%。
对于中国的“影子银行”,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近日在一篇评论中表示,中国必须“清理”影子银行,尤其是被称作理财产品的短期投资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基本上就是一场庞氏骗局。”肖钢以此对短期理财产品和背后较长期标的项目的不相匹配提出警告。
不过,整体而言,中国的“影子银行”与其他国家“影子银行”的规模相比仍然非常小。央行行长周小川就这个问题在十八大期间做过解释。他认为:“中国也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会有影子银行,但是中国影子银行的性质和规模实际上要比本次金融危机中在发达国家中所暴露出来的影子银行的业务,从规模到问题来讲都要小得多。而且绝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多数都处在监管之下,而不是像有些国家那样完全脱离了监管。”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