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第四季度全球铁矿石贸易量将会持续增长,全球贸易量或许将从去年的19.2亿吨增长至今年的20亿吨。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和保障民生工程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钢产量将处于较高水平。
未来,中国因素将会主导全球铁矿石的贸易格局。只要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向好,铁矿石的价格预期就不会太差。中国钢铁工业“十二五”指导规划提出,中国粗钢需求可能在2015~2020年进入峰值,需求量为7.7亿~8.2亿吨,此后峰值将延续一个时期。
“钢铁工业对铁矿石需求量巨大,简单计算达到峰值的钢铁产量将需要铁矿石约11.52亿吨。”中钢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勇军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说。未来几年,全球钢产量将超过16亿吨;铁矿石的供应量将达24亿吨。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会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19.2亿吨,增长到今年的20亿吨,并在2013年达到20.8亿吨。
其中,新兴经济体带动了钢铁需求。2011年,中国人均钢材消费459.3公斤,达到历史最高记录,大约是英、法两国70年代的水平,距其他发达国家峰值仍有较大差距。新兴经济体钢铁消费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在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市场中,澳大利亚和巴西分别占40%和20%,其他来自南非、伊朗、俄罗斯和乌克兰等。
2010年至今,欧债危机不断恶化,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国际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中国钢铁行业低迷,对铁矿石需求减弱,加速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跌趋势。根据北矿所的统计数据,2001~2004年全球经济快速增长,铁矿石价格平稳上涨。
2004~2007年,全球经济呈现总体上升趋势,经济增长刺激了市场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铁矿石价格小幅上涨。2007~2010年,进入危机的世界各国的救市政策拉动了对铁矿石的需求,呈V型走势,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
目前全球铁矿石需求格局是供略大于需,长期来看,铁矿石价格会根据成本的变化趋于稳定;但是从短期来看,因为需求的变化,价格变化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