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担忧影响,国际油价13日下跌,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12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9美分,收于每桶85.38美元,跌幅为0.22%。作为成品油调价依据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跌至-4.01%,距上次调价的时间已有46个工作日,这样一来,成品油下调的两个条件都已满足,下调窗口昨日正式开启。
截至11月12日,三地原油移动平均价格变化率为-3.94%,并未如多数市场机构预测的突破4%的调价红线。该系统预计,尽管近日国内汽柴油现货价格有所反弹,但除非13日夜外盘价格大幅上涨,否则14日三地变化率将满足-4%的调价要求。
13日国际油价的继续下跌进一步增强了国内成品油价下调预期。业内人士预计,15日凌晨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再次下调,本次油价下调幅度为:汽油300元/吨、柴油280元/吨,折合成升价下调约93号汽油0.24元/升,0号柴油0.23元/升。届时北上广等地93#汽油将重回“7”元时代。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长城证券研究所的副所长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品油的下跌是一个双刃剑,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正面影响是通胀价格回落,有利于下游企业的成本降低,但是负面影响就是经济处于萧条期,可能导致需求不足。
业内预计本次成品油下调幅度300-350元/吨,折合成升价为:0#柴油下调0.26-0.3元/升,93#汽油下调0.23-0.27元/升。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认为,今年历次下调油价都比较及时,预计14日零时执行成品油下调。
自9月下旬以来国内汽柴油价格持续下滑,全国主要城市汽柴油价格已跌至批发限价之下每吨150-200元。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受需求不振的拖累,前两年出现的“柴油荒”景象今年很难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