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站点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 要闻 > 正文

众多国际名牌“耍大牌” 崇洋心理和执法不严是主要原因

发布者:董文秀     组织: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款耐克双气垫篮球鞋,在美国售价为125美元,到了中国后,两个气垫缩水成一个气垫,价格反而飙升到1299元。近日,北京市工商局重罚耐克公司区别对待中国和国外消费者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款耐克双气垫篮球鞋,在美国售价为125美元(约800元人民币——编者注),到了中国后,两个气垫缩水成一个气垫,价格反而飙升到1299元。近日,北京市工商局重罚耐克公司区别对待中国和国外消费者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互联网上搜索不难发现,不止耐克,从苹果产品维修的霸王条款,到丰田皇冠汽车的“暗召回”事件,再到爱马仕等奢侈品在中国销售时不提供验货服务……近年来,一些国际名牌频频对中国消费者“耍大牌”,这一行为引发国人不满与声讨。许多人追问,为什么这些在其他国家表现得“老实厚道”的国际名牌,到中国之后,却要换一副面孔?

 
  国际名牌“耍大牌”都有哪些具体表现?调查中,62.2%的人表示是“服务人员态度傲慢”,48.8%的人提出是“售后服务不到位”,48.4%的人表示是“维修困难”,35.4%的人表示是“出现问题投诉无门”,28.8%的人认为是“产品质量差”。

  
  国际名牌为何能在中国市场频频“耍大牌”?调查显示,受访者首选“消费者崇洋心理惯坏了国际名牌”(74.7%),其次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73.8%),排在第三位的是“国际名牌企业违法成本低”(67.3%)。

 

  54.9%的人认为是“检测手段有限,对产品安全性等缺乏具体评估”,47.9%的人认为是“消费者集体维权缺乏制度保障”,42.1%的人表示是“消费者维权意识差”。

 

  对于国际名牌屡次“耍大牌”的原因,盈科律师事务所的王守亮律师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当前我国国际名牌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特别是一些国际名牌产品采用限量版销售等饥饿营销模式,造成商品的需求过剩,致使部分国际名牌企业忽视市场服务,养成“店大欺客”的习惯。

 

  “立法不足、执法不严是国际名牌能在我国经常‘耍大牌’的重要原因。” 华中科技大学民法学讲师滕锐,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消协曾炮轰过不少国际名牌的霸王条款,但效果都不太明显。这是因为当前许多国际名牌在我国“耍大牌”的违法成本太低,这是一些国际名牌“屡教不改”的根本原因。

 

  滕锐进一步解释说,所谓违法成本低,是指目前我国针对产品质量保护的法律界限比较模糊、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不够,让一些国际名牌有机可乘。同时,我国类似的消费维权案件一般受理周期长,诉讼成本高,让很多消费者很难在出现问题之后,及时获得赔偿,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

                 

  

标签:名牌 崇洋心理 2012年10月30日 14:47    [查看原文]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0)
本周排行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足球 篮球 娱乐 电影 音乐 财经 金融 能源 科技 数码 IT 女人 情感 职场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装修 二手 汽车 购车 养车 动漫 动画 漫画 文化 教育 图片
关于优府网 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 2008-2012 优府网 Copyright 2007-2012 uni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固定刊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