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全国有27个省(区、市)公布了前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其中,有24个地区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较今年上半年数据有所回升。27个省(区、市)中,除北京、上海、浙江之外,其他24个地区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幅均超过7.7%的全国水平。
在GDP增速超过全国的地区中,除广东实现了7.9%的同比增速外,其余23个地区的增速都超过8%,其中天津、重庆、贵州和甘肃四个地区的增幅都在13%以上。天津、重庆和贵州三地的GDP增速排在前三名,同比增速分别为13.9%、13.8%和13.8%。从前三季度实现的生产总值来看,有14个地区超过1万亿元。其中,广东排名第一,为40685.76亿元,江苏排在第二,山东排名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27个地区中,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云南等11个地区的经济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升。其中,云南经济增速提高最快,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2.6%,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安徽、山东、青海三地的增速较上半年持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19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增长13.0%。各省(区、市)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8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30205元;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8元,排第二;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26682元,位列第三。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来看,山西、辽宁、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19个地区超过全国水平。甘肃增幅最高,达14.69%;天津增幅最小,为10.3%。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前三季度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的原因主要还在于经济增长。此外,今年财政政策在转移支付方面的投入逐步提高,补贴、税收返还等力度有所加大。而各地最低工资指导线的调增主要影响到低收入人群,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的影响相对微弱。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