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再次进行逆回购操作共计910亿元,这已经是自6月底以来第4个月连续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逆回购操作,实际上与降准的作用相同,是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手段之一,不过逆回购比降准更加细腻、短期和温和。而市场上对降准的预期,也正源于市场资金流动性的短缺。
目前市场究竟缺不缺资金?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企业已经出现账务赤字,“太缺钱”已经成为不少专家学者口中的常用语。在市场期盼降准之时,专家却发出了“可能性并不大”的预期。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近日在光大银行极限讲坛上表示,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短时间内的可能性并不大。她表示,即便降准释放出流动性,但由于实体经济并无足够的有效需求,降准依然是无用功,“现在逆回购已经足够满足贷款需求,降息则对实体经济没太大作用。”
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赵庆明补充道,央行新增外汇占款已经恢复到千亿元的规模,降准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实际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除了可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外,还有对冲过多外汇占款,保障金融机构运行稳定的作用。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1306.8亿元人民币,结束了此前连续两月负增长趋势。而外汇占款的增加被视为降低降准可能性的原因之一。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