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电商是巨头们必然的自救之举!也会带给老百姓真正的实惠

社区电商将刺刀见红,随着资本的觉醒,将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入场,抛起腥风血雨。

随着新冠疫情爆发,不管是房地产,还是互联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只要不是生活必须品,销售都呈疲软状态。最近曝出苏宁资金链断裂,前有恒大谣言事件,近又曝出金科地产要求员工认购,还有华为出售荣耀,包括双十一销售环比下降,这些事件都说明在疫情期间,大家已经没有购物热情,除了非必要的开支,像之前的想要对手机、电脑升级换代的,热情都在下降,只要手机、电脑还能用,升级热情都在下降,这是一个普遍的消费心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都在求生存,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就连华为也不能例外,大多数企业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支出是没有减少的,比如腾讯、阿里,这些企业利润下降后,很难说是盈利状态还是亏损状态。这种超大型企业因为之前的利润,可能还能挺一阵,其它高负债的企业就难说了,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连恒大都曝出之前的谣言就可见一般。近段时间针对阿里的非难也应该是这几方面发出声音,因为阿里的成功,变相的对房地产市场有了很大影响,高房租导致零售商商品价格畸高,同时实体商铺还因为商品的层层流转,经过多级代理过后,导致多数商品是出厂价的上十倍、百倍,当然就跟网购竞争不了,导致实体店铺无人光顾,所以房地商和实体经营者都对阿里口诛笔伐,再加上竞争对手和不明真相的人群,网络上抛起了一阵倒马之风。

我们还是说回社区电商,在现在这样的状况下,连腾讯、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这些互联网企业都摇摇欲坠的情况下,大家也不约而同的发现了一个现实,就是之前大家都看不上的老百姓的饭碗----社区电商。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大家都是还是要吃饭的,这个行业可能利润不高,没有暴利,但这个行业是只要人类存在就会存在的行业,是万世之基业,再看永辉、沃尔玛等超市也做得风生水起,所以这些巨头不约而同的扑了上去,其实这没什么可以指责的,因为这些企业有一部分是到了生死存亡了,难道还不允许他们挣扎一下吗,而这个行业客观来说早已被各种超市垄断了,他们也只是跟超市在竞争,在挖超市墙脚而已,而那些指责巨头与民争利的,也未必真的就是什么经济专家和农民,更多的可能是眼看巨头涌入着慌了的既得利益者,否则要是真正的专家,难道还真不知道现的菜蓝子早已被超市垄断了吗。对老百姓有点影响的,可能是在一些落后的区县,但在那些地方,巨头们布局的社区电商要影响到那些用老人机的人们,那可能是一个天方夜谭,起码在一、二十年之内估计是实现不了的。

客观的说,现在的社区电商还是有存在价值的,首先是在超市体系外让大家多了一个选择,另外,社区电商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购菜模式,起码在这期间用户已经得到了一起实惠,多比较了几个购菜渠道,各有优劣,也确实在菜品、价格上相比以前都有所提高。而现在疫情还未完全过去,社区电商送菜上门的模式无疑更值得提倡。这几年蔬菜、猪肉价格上涨太快,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最近两三年是不是多数蔬菜价格上涨了有三分之一,甚至有些上涨了有二分之一,而我们的工资上涨有三分之一吗。同时猪肉可能已形成事实上的垄断,而超市也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市场其实更需要打破这种垄断,让蔬菜、猪肉价格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不然再过几年,菜价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管怎么说,对消费者来说,在超市之外,多一种购买渠道的选择总是好事,市场的竞争者越多,就会越公平,消费者被割韭菜的可能就越低。

所以近段时间说巨头与民争利其实是过于夸张了,不排除是有人故意散布的这种言论,这只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竞争和布局,对有些巨头来说还不止于此,这是关乎他们存亡的一战,而只要是稍有远见的商人,同时具备相当的实力的话,进入这个市场是他们必然的选择,否则就是有问题了,对于永续经营难道不是所有商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追求吗。因为其他行业都有不可控的风险,而社区电商是唯一真正可靠的可以说是能建立万世之基业的一个行业,所以可以预见的未来,短期内这个行业的竞争将异常残酷,也许这将是中国商业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一战。此战胜利者,在新冠疫情及以后可能出现的其他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将稳如泰山,而其他企业,也许到时就会像昙花一样烟消云散了。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更开放的市场、更多的市场竞争者带给老百姓更多的实惠,这才是老百姓最愿意看到的,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吃得起猪肉、最新鲜的蔬菜才是真正的惠民之举!

来源:互帮天下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标签:社区 电商
2020年12月14日 11:2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