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在数字经济俨然成为全新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关注的焦点从互联网时代的流量赋能转移到数字赋能的身上。
如果我们把流量赋能看成是“治标不治本”的西医的话,数字赋能更像是“治本”的中医。
数字赋能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它不会像流量赋能那样快速,而是更像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带来的必然是从死寂向新生的本质改变。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数字赋能的方向上,期望在数字经济的新时代里继续掘金。
如果站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玩家们的这种定位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仅仅只是将数字赋能看成是一个标签或者概念,目的却依然是要对想象中的改造对象进行收割,那么,所谓的数字赋能在这些玩家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属性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全新概念。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意义。
当我们站在数字赋能的全新风口,真正应该去思考的并不仅仅只是如何用数字赋能的方式来抵消互联网落幕带来的尴尬,而是应该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数字赋能新视角下的全新发展之道。
我们找到了属于数字赋能独特的模式,当我们将数字赋能带离了流量赋能的泥潭,所谓的数字赋能才算是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意义,它同样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有了自己特色的全新存在。
在红利见顶的大背景下,以收割红利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红利上,而不去探索解决行业发展痛点的方式和方法,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数字赋能,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同流量赋能对于红利的依赖不同,数字赋能更像是一种发源于自身的深度变革。
数字赋能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新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资本和流量是其主要的驱动力。
很多的玩家是通过资本和流量的方式去改造行业,并从中寻找盈利的机会。我们看到的“互联网+”模式几乎都是这种遵循这样一种发展思路来运作的。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资本还是流量,它们作用于行业的方式都是由外而内的,即通过外部的动力来实现行业效率的显著提升。
以资本和流量为代表的由外而内的发展方式虽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就了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但是,这种由外而内的发展方式是建立在收割红利的基础之上,等到红利不再,这种发展模式便会遭遇困境和难题。
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商的见顶、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乱象都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同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由外而内的收割红利的发展模式不同,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赋能时代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衍生而来的全新的本质变革。同互联网时代收割红利不同,数字经济时代是创造红利的时代,通过对行业进行深度改造来发现新的发展红利,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有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的改造,有新元素的衍生对于传统元素的替代,有新模式的创新对于传统模式的颠覆,总之,数字赋能就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本质变革时代。
数字赋能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全新蜕变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中心,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大型流量平台就是这种中心的集中体现。
互联网时代所达成的效率提升就是通过这些中心对于产业中下游的赋能来实现的,无论是流量赋能还是后来的资本赋能,几乎都是在遵循这样一种由上而下的运行逻辑。
由于资源的相对集中,互联网巨头本身业已积累了巨大的能量,于是,这种自下而上的运行逻辑所释放出来的势能是极其强大的。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很短的时间内,互联网时代就完成了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深度改造。
尽管这种自上而下的赋能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行业带来快速的发展,但是,这种浅尝辄止的发展模式并未真正改变行业发展的根本难题,只能延缓行业发展和蜕变时间。
等到这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方式无法再推动行业发展的时候,这种发展模式便会遭遇困境和难题。
我们现在看到的互联网模式遭遇到的挑战,正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出现的。
当数字赋能时代来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同互联网时代完全相反的运行逻辑,即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同互联网时代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一个又一个的资源相对集中的巨头不同,数字赋能更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它将驱动行业进化的动能分散到了行业底层的不同个体身上,通过这些个体的改变来驱动上层行业的深度变革,以达到改造行业的目的。
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及互联网时代那样快速,但是,这种以底层个体的嬗变所驱动的行业发展,为我们带来的想象力,为我们带来的盈利空间却比互联网模式要大得多。
数字赋能是一场全新的供求对等新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供给与需求的对接方式是通过平台的撮合和中介来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供给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产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的生产和供应方式来供给的,真正改变的仅仅只是获取商品和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而已。
互联网时代的这种深度赋能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业的运行效率,但是,同样带来了用户体验上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普遍。
同互联网时代不同,数字赋能时代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供求对等新方式,这种全新的对等新方式建立在新的产品和服务衍生的基础上。
从需求端来看,用户的消费升级的新需求可以通过数据的方式提供给上游的供应端,供应端按照用户的新需求来进行生产,减少了盲目生产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后续推广的成本增加。
从产业端来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行业生产和供应过程当中的元素和流程的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不但有所降低,而且生产效率同样得到了提升,最重要的是供应端本身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数字赋能时代是一种全新的供求新方式。
这种供求新方式同互联网式的撮合相比有所进化,不再是撮合和中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消费体验和使用体验都会有所提升,因此,它带来的想象空间要比互联网时代要大得多。
总结
当数字经济的大门打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数字赋能为主打的全新风口的来临。
当风口开启,不同的玩家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投身其中,并且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继续掘金。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在于,很多玩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数字赋能的独特性,而是仅仅只是用互联网时代的逻辑和思维来套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甚至简单地将互联网模式应用到复制到数字经济模式之上。
很显然,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其实又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到了互联网式的发展怪圈里。
虽然在短时间内来看,这种发展方式的确可以为玩家们提供一个讲述新故事的完美样本,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这里,甚至想要继续用这种方式延续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所谓的发展或许依然没有跳出互联网式的怪圈。
真正认识到数字赋能时代的发展新方式,并且真正以全新的方式投身其中,或许才是数字赋能时代正确的发展姿势。
纵观现在的数字赋能市场,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玩家其实都还停留在消耗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红利的基础上,他们口中所谓的数字赋能只不过是将互联网时代积累下来的数据和数字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而已,虽然从短期来看这种发展方式的确可以为它们带来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红利的释放,缺少更加深度的改变和变革,甚至基于改变和变革衍生出更多新的物种,那么,他们必然不能成为数字赋能时代最后的胜利者。
只有真正以互联网时代积累下来的数据和数字为开端,以这些数据和数字为孵化器,孵化出更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模式,再把这些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模式与下游的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让下游产业有内生的新动能,有嬗变的新产品,告别传统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所谓的发展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他们,才是数字赋能时代的最后胜利者。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