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八小时工作制:被996,007捆绑的打工人

评论

现在人总是在调侃"996""007",甚至如今经常能够在新闻上见到"过劳死"的现象,这些人来自于各行各业,但也经常吐槽被工作压的喘不开气来。其实在六七十年代的工厂,工厂工人们依旧过着八小时的工作制,可如今为什么八小时工作制就行不通了呢?

一、何为"八小时工作制"

在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据着统治地位,人类的劳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当时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劳动时间,即没有工作日的概念。

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厂手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劳动形式,便必然地要求确定明确的工作日概念。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加快资本的积累速度,便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残酷地剥削工人阶级,即主要以获得绝对剩余价值为目的,这样,延长工作日便成为一种主要的剥削手段。

在这一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可以说超出了生理和社会道德所能允许的极限,这就迫使工人阶级不得不起来为争取合法的工作日而进行斗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类的社会分工也日益明确化,专门化,劳动时间也随之相应地缩短,便产生了十小时工作日。

但这么长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很快就被欧美掀起了一场运动,用以抵制八小时工作制,他呼吁,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八小时,在在这场运动的号召下,福特公司很快就实行了八小时工作制,并且改变了工作标准。

令人惊讶的是,福特公司并没有因为减少工作时间而降低工作效率,反而是随着工作时数的减少,工人们的生产力却大幅度的提高了,这也促使了其他公司也采用这种更短的八小时工作制作为工作标准。而八小时工作制在中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二、中国的"八小时工作制"

在我国,八小时工作制是在解放以后才普遍实行的。新中国成立以前,广大劳动者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根本无权支配劳动时间,特别是近代官僚资产阶级和民办资产阶级的兴起,更是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工人心。

就以解放前的上海为例,工人工作时间大多都在11小时以上,而在农村,情况就更为悲惨。解放后,劳动者成了国家的主人,国家实行了统一的八小时工作,不仅使广大劳动者在劳动条件上得到改善,而且保证了职工一定的业余时间。

解放初期,各级政府兴办了各类职工夜校、扫盲班等,不仅把广大劳动者从没有文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还为我国以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八小时工作制还为活跃群众性社会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使我国的体育等文化生活得以广泛的普及,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提高,使中国人民以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这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可以肯定,八小时工作制的制订和实行,对于我国劳动人民政治、文化上的解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特殊时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体制和管理方法也不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所处的环境也不同于以前任何时期,也不同于世界任何国家,在面临着重大体制改革和力争能够实现四化的现实面前,国家决定推行八小时工作制,这也是从我国的实情出发:

首先在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潜力没有达到有效的发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正是为了扭转这一弱点,而这一弱点的形成,则是与整个技术水平,经济体制以及管理制度有关。

其中还有两个因素不可忽视,其一是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劳动纪律松散和一部分人劳动态度端正,其二是科技人员数量少,与劳动者智能和技能普遍偏低,影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当时我国职工家庭的构成大多数为双职工,据统计30岁以下的夫妇,平均家务时间每天在3.5小时以上,这样便形成了一方面是在工作时间内白白消耗掉了一定的时间。

另一方面,家务占去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使职工业余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在当时我国推行八小时工作制。

其次,由于在当时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从而将劳动成果和劳动者的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个人积极性,改变了过去,那种吃大锅饭的现象,也使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

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我国的普遍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业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适性,再加上上述所提到的劳动者文化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偏低,以及十年动乱后劳动纪律松懈,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在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人们为创造更高的价值,就仅仅充分利用八小时劳动时间和单纯依靠劳动强度,从而忽视了设备技术和管理制度的革新改造和加强。

这样虽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济效益并不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多年来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致使许多企业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之后,还存在着"吃不饱"或生产过剩的情况,同时,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有单纯追求奖金和个人利益的现象存在。

最后在当时进行的重大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高生产效率,要让每个劳动者更好地发挥个人生产技能,从而有效地挖掘我国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但是由于我国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许多企业和企业的工整,其劳动强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实行了企业承包和生产责任制以后,这种现象将各位明显的暴露出来。

以首钢为例,虽然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很高,但是长久下去,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另外一些企业里,因为种种原因还存在着着窝工开工不是等现象,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劳动强度的不均衡工作日的改革,可以缓和这种情况。

不仅会充分的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然还会在现有的程度上极大地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这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无法用具体数字估量的。

后来到了市场经济时期,八小时工作制逐渐被经济大环境所抛弃,工人们几乎要靠着加班才能维系生活,虽然每天可以拖到八点钟才开始进场工作,但每天下班也很晚,基本上要到晚上9点到10点,工作时长几乎到了12小时左右,而这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如今社会,除了央企、国企以及国家编制的单位之外,几乎都是这样的工作制度。也许很多人认为在这种工作制度之下,工人的薪酬会相对提高,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如果不加班,每个月只拿基本工资,在扣去社保拿到的钱也只够温饱而已。

在加班之后,工资可能会相对提高,不过随着物价的上涨,生活质量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提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

三、消失的"八小时工作制"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生产时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作日包括两个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由这两部分构成的工作日,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一个可变量。所谓可变量,是指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日的长短取决于剩余劳动时间。

由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欲,如今的中国却正是因为资本家对于利益的贪欲,使得其不断地追求剩余价值,自然会不断的对劳动者进行剥削,所谓的多劳多得实质上又将时间节点推到了资本主义初期。

当然这也是受到人主观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如今的职业是自己喜欢或者是基本喜欢的职业,所以他们会"自愿"的延长工作时间,而这也无非是为了多赚一些钱。在这里,"自愿"二字其实也是对生活的无奈罢了。

有学者研究表明,在当代生活中,人们面对的压力是巨大的,这种压力呈增长的趋势,压力的竞争让职场上充满了不能停歇的"红舞鞋"。超时工作的状况私处存在,但这并不是有法律条文能解决的。

而这种情况,也使得中国衍生出一批"自由职业者",不为其他,就是为了能够自己合理的安排时间。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工作制度并非合理,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要摸索前进,寻找出更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一点上我们又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

四、谋长久发展

对于西方资本家而言,他宁愿把劳动时间无限地延长,但却又受到两个客观因素的限制,即生理和社会道德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必要劳动时间大大缩短;另一方面由于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工作日也就随之日益缩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在原有的八小时工作制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了更短、更为灵活的工作时间。

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把劳动时间规定在每周四十个小时以下。总之,无论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的差异如何,工作日的缩短,已成为一个共同的社会发展趋势。

究其原因可以认为,这是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形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某些部门已越来越融合。而在体力劳动强度必须下降的同时,脑力劳动的因素相对上升,新的生产技术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就随之改变。

今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着谋求更多剩余价值,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靠延长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强度的手段,而主要是依赖其现代社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严格、完善和科学化了的经营管理制度。

这样,就对劳动者提出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的要求。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高度集中的情力和较高的智能与技能,以及严格的劳动纪律,已经成为现代劳动生产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也就必然要求工作日的相对缩短。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

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要劳动时间的进一步缩短,使工作日的缩短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日的缩短,劳动者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从事脑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时间、机会增大,在客观上使文化科学知识得到广泛的普及、提高,又反过来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为工作日的缩短创造了条件。

但对于现在中国而言,过去六七十年代的"八小时工作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如今当务之急是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既能够让劳动者最大程度上享受到红利,也能够满足其精神文明需求,所以,我们切勿让八小时工作制越走越远。

来源:千经不尽理复来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2020年12月03日 17:46[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