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关乎生死,谁能助中小商家一臂之力?

评论

今年吹起的“线上化”风潮,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鲜电商、云办公等行业迅速发展,也让大量依赖线下场景的商家在冲击之下纷纷开始线上化转型的进程。“线上经济“的大热能否催生出新的行业巨头还有待观察,但数字经济的发展确实加速了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融合,产业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转型升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冲击之下,大量线下场景的中小商家早就感觉到了“疼痛”,产品过剩、电商价格战、线下客流枯竭、经营成本上涨……如果说今年之前,许多中小商家还在对是否要数字化转型犹豫,今年经济的快速变化已经让这个问题变得生死攸关、迫在眉睫。

但由于体量小、缺少足够资金和资源,处在弱势的中小商家想依靠自身来完成数字化转型无疑是天方夜谭。随着中小商家的转型需求不断被激发,许多科技企业也抓住产业互联网的机遇将企业服务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中小商家赋能。

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推出20项特殊措施,包括减免平台商家经营费用、提供免息低息贷款、开放灵活就业岗位、补贴快递物流、提供数字化服务、支持远程办公等。第三方支付企业、SaaS服务商们也分别从企业资金和经营管理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赋能。这些举措都在协助中小商家度过暂时的困难。

与此同时,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香港金米技术从更深的产品层面也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赋能之路。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好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在同质化严重、产品过剩的当下,中小商家如何跳出与大品牌、电商巨头们在“价格”和“折扣”上的竞争,走出差异化的经营之路是破局关键。国产产品竞争激烈,那就去全球市场寻找商机。

香港金米技术利用在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丰富的海外资源,协助中小商家找到优质且有特色的海外产品,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互联网技术,帮助中小商家完成从生产到进口、通关的整体供应链以及小程序开店等多样化的服务。在数字化赋能的同时,也为中小商家打开了进口市场的大门。

企业服务行业不断完善,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完成转型升级将不再是空想。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2020年11月29日 14:40[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