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成本远远高于阿里京东,其商品流通全链路的成本高于阿里京东10%左右,甚至高于线下零。
文:晓宇编辑:西贝
市场从来不缺少竞争,而拼多多的出现像一匹黑马,让横行已久的电商巨头们纷纷放缓脚步,转身抢占下沉市场。随着拼多多与阿里、京东用户重合度不断增加,以及后两者对拼多多上升策略的反击,拼多多面临的价格战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异类”的处世之道
双十一的余热还未完全消退,11月12日晚间,拼多多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拼多多净利润为4.664亿元,总营收为人民币142.098亿元(约合20.929亿美元),同比增长89%。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GMV为人民币14576亿元(约合21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3%。
与以往的双十一购物节不同,今年双十一大促周期更长,并设置了两段尾款交付期。在花样百出的新规则下,相当大比重的销售被提前释放,降低了配送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双十一的销售数据进行了分流。
而拼多多可谓是双十一的一股清流。在电商平台的优惠、补贴纷纷砸来时,拼多多无预售、无定金、不凑单,堪称双十一的异类。头部平台套路颇深,而拼多多尤其擅长奇袭手法,直接出手针对繁冗复杂的套路改头换面,推出“日常、简单、百亿”法,成为了消费者的真香选择。
数据显示,双十一单日全市场的交易额同比下滑了18.8%,降至3,328亿元人民币。在头部玩家中,阿里巴巴受到其首段尾款交付期分流的影响,在双十一单日交易额中的占比从19年的65.5%下降到今年的59.1%。与此同时,京东的占比则从19年的17.2%上升到今年的26.5%,而拼多多的占比则下滑至5.5%。
目前阿里、拼多多和京东在电商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形成头部梯队,而随着电商行业在促销节日上投入力度极大,三家平台在促销节日的表现也备受关注。
领头羊的价格战
拼多多CEO陈磊曾表示,“从宏观供给看来,伴随着国内零售格局的变化,以“拼”为核心的新消费业态正由中国消费市场传导至流通侧和供给侧,推动包括农产品分销、品牌建设等在内的传统模式发生颠覆式变革,使得平价高质的商品,成为内需消费的主流。”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流量红利见顶,电商第三极的竞争压力愈发汹涌,下沉市场正重新被巨头们审视和重构。而在下沉市场中,“百亿补贴”在电商江湖中备受瞩目,甚至成为不输“直播”的一种“现象级”的存在。
在全行业争相模仿“百亿补贴”的潮流下,自2019年11月开始,包括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商平台均纷纷加入。一时间,头部玩家纷纷抢占下沉市场,中小部玩家也群涌而上,三四线城市成为了电商巨头们没有硝烟的战场。
根据QM数据口径,淘宝、拼多多、京东 8 月末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达 7.53亿、4.78 亿及3.07 亿,同比去年 8 月份分别增长 17.3%、25.2%、24.6%,三家电商龙头中拼多多高用户基数下增速不减,稳坐中国电商第二把交椅。
想要将“百亿补贴”常态化,亏损是不可避免的,在高亏损的态势下想要百亿补贴常态化显然不成立。根据拼多多11月12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拼多多首次实现了单季度盈利,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不过,拼多多能否持续实现盈利、“百亿补贴”最终该如何收尾仍是高热度的话题。
“历史级泡沫”质疑
“拼多多在整个商品流通环节中创造的真实价值十分有限,其只是改变成本结构将其价值链上必然产生的亏损转移而促成交易。”这是国盛证券今年3月发布的研报中对拼多多的评价。
报告认为,拼多多的成本远远高于阿里京东,其商品流通全链路的成本高于阿里京东10%左右,甚至高于线下零售。
事实上,拼多多持续的高额补贴已经培养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而“价格”就是拼多多本身最大的比较优势。当价格优势不再,补贴的用户将倾向于流失,因此拼多多想要实现对于高价值商品的突破绝非易事。
此外,第三方数据研究团队“超对称技术”发布了一份关于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数据报告。报告显示,仅2019年Q4季度,拼多多为百亿补贴投入的补贴额就达50亿元左右,平均每件商品的补贴率约为15%。
低价拼团模式往往瞄准的是低线城市价格敏感性人群。根据监测,拼多多近六成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拼多多通过低价策略瞄准新接触互联网的低收入人群,发展迅猛。
数据显示,拼多多的用户中 70.5%为女性,25-35 岁年龄段的用户占比超过 57%,这部分用户多为已婚妇女,碎片化时间充裕,与拼多多的经营模式较为贴合,找准市场定位的拼多多在下沉市场如鱼得水。
新出路
据拼多多发布的《2019年农产品上行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平台农(副)产品年活跃买家数达2.4亿,较去年同比增长174%,复购率超过70%。其中,初级农产品的年活跃买家数达1.6亿,较去年同比增长165%,实现了超高的农产品消费粘性。
目前,新电商平台正在超越传统电商成为农村电商发展主流,拼多多扎根农村,推动农产品上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拼模式”成为了其中的典范。截至目前,拼多多拥有年活跃用户6.28亿,平台农(副)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9%,进一步扩大全网农产品上行领先优势。
在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之时,渠道治理亦是拼多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用户月活方面淘宝领先大;用户粘性上拼多多介于淘宝和唯品会之间;拼多多和淘宝用户重合比率维持在40%以上。拼多多正在着手强化用户优惠感知度,并提高用户粘性,将社交拼团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拼多多相对于阿里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商家具有更强的亲民性,且主打低价商品,因此其补贴营造的效果更佳,优惠措施对用户的吸引情况更好。若拼多多能够将平台优势无限放大,定能在逆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一视财经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