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 明星 > 正文

评书泰斗袁阔成逝世享年86岁 与田连元齐名

发布者:孙雪  (优府网  — 娱乐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今日娱乐新闻讯今日凌晨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他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大家合称“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袁阔成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有“当世柳敬亭”之称。袁阔成是北京人,1929年出生于天津。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

今日娱乐新闻讯今日凌晨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他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大家合称“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袁阔成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有“当世柳敬亭”之称。

袁阔成是北京人,1929年出生于天津。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以擅说《五女七贞》而著名。袁阔成自幼随父习艺,后拜金杰立为师,并得到陈士和的指点。14岁登台,长期在唐山、天津、哈尔滨、营口、北京等地献艺,18岁即以短打书《十二金钱镖》《施公案》享名。就传统书来说,袁阔成功底扎实,各体皆能。除《三国》这样的讲史袍带书之外,他的公案书《彭公案》、短打书《水泊梁山》、神怪书《封神演义》等都脍炙人口,百听不厌。


袁阔成逝世享年86岁


今日娱乐头条:人物资料

袁阔成,出生于天津。出身评书世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大家合称“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以擅说《五女七贞》而著名,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因其家学渊源,功底深厚,家喻户晓。袁先生的评书也象他的名字一样,妇孺皆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博采众长,吸收话剧`电影`戏曲,以及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29年,袁阔成生于评书世家。袁阔成自幼随父习艺,14岁就在北京登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为了生计,袁阔成经常会奔走于京津地区,往来于东北各地,十分辛苦。几十年来,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背起行囊下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几下工矿拜工人为师,吸取创作营养。难怪他在表演工业题材的《三声笛》时,模仿开汽车的形象,逼真得令人吃惊。哪怕一个挂挡的微小动作,都能使人区分出是大型客货车还是小轿车。

“文革”期间,袁阔成成了“重点照顾”的对象。他唯一的儿子得了白喉,病情十分严重,但是当时正赶上两派武斗,医院里的救治非常不及时,结果耽误了病情,最后英年早逝。这对于袁阔成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在5个女儿中,袁阔成并没有苛求她们子承父业,只有三女儿袁田喜爱评书,也算是给袁阔成一些安慰。随着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他的老伴又突然病倒,几十年来一直卧床不起,这也让袁阔成十分难过。

袁阔成初入书坛是以短打书《十二金钱镖》《五女七贞》享名。他对中国评书真正的贡献还在于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带头说新书。袁阔成说的第一部新书是《小二黑结婚》,反响很不错。从1949年带头说新书开始,袁阔成之后又陆续表演了《吕梁英雄传》《二五长征》《舌战小炉匠》等新书,受到欢迎。而他真正说新书出名的,却是1963年表演的《许云峰赴宴》。他也是评书艺术改革的带头人。他首先撤掉书桌,使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推翻了百年来评书的传统。袁阔成从小就练摔跤和武术,他在说武侠书时能够加入很多肢体的动作,且惟妙惟肖。1981年,袁阔成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365讲的《三国演义》,1985年播出后受到好评。袁氏电台版《三国演义》,成为评书史上评价最高的三国题材评书。

袁阔成没真正收过一个徒弟,虽然诸如有汪文华等人挂名门下,也是有名无实。而在袁田之后,袁氏家族中也并无直系子嗣学习评书。如今在北京颐养天年的袁阔成,正在写一本关于中国评书的理论书籍。


(娱乐责编:孙雪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