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国楼市调控以来拉锯战最为激烈的一年。元旦刚过,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表态即拉开了新一年楼市调控的主旋律。不过,在地方政府的一次次微调试探中,暖风不时地吹向楼市。“红五月”再现、7、8月达到年内高峰、岁末成交翘尾,一阵阵楼市回暖与调控喊话交织上演。 这场博弈不仅只在地方和中央、买卖双方之间。在一次次对赌房价中,有“大嘴”之称的任志强始终倔强宣称房价会大涨,并预言2013年3月房价暴涨。以潘石屹为代表的一派人士今年则拒绝谈房价。极端与沉默对比下,最终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抛出的“今年房地产市场是冬天里有春天”的一句总结倍显中肯。从上市公司的简报中获悉,从10月开始,万科、华润、招商、中海等大型房企开始陆续提前完成2012年年度销售计划。在楼市春天要来了的乐观预期下,开发商加快了换取“真金白银”的速度,12月份的前9天,北京就有18个新盘密集入市。
有观点指出,年底成交翘尾除了中低价位新盘的集中上市,任志强的“3月房价暴涨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任志强分析,目前国内现有商品房库存在明年3月份以前将基本被消化,而新的供应并没有出现。在此背景下,不少有资格买房的人把购房计划提前提上日程,集中年底出手。在业内看来,这也是一种“恐慌性需求”。比恐慌需求更为可怕的,是开发商制造出来的恐慌现象。几天前,北京市住建委对目前出现的“恐慌”、“抢购”进行辟谣,点名指出“紫金新干线” 捂盘惜售和“金地格林”项目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排号的违规行为。同时记者发现,“两居室二手房一夜涨70万”也仅是个案。岁末楼市成交翘尾,也让楼市“火爆说”甚嚣尘上。不过,一向对楼市政策有预见的刘晓光却总结道:“调控将成为一种常态。今年楼市还远没有迎来春天,最多算是冬天里的春天。而明年房价如果出现大涨,市场则可能变成春天里的冬天。”他对房价上涨的判断远没有任志强那样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