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家校沟通桥梁如何维系?

拓荒号:王玉梅 ((企业头条)
评论
近日,江苏一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很多家长在感叹“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同时,继续大倒“苦水”;而老师们也频频“发声”,有人说自己到了深夜11点还在微信群里回复家长的咨询信息,还有人称自己从未在家长群中给学生布置作业……

随着“家长退群”事件持续发酵,江西、辽宁等省纷纷出台文件,明确指出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记者梳理发现,从2018年至今,已有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广西、山西和陕西等10多个省份的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的做法,有的地方还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脆弱的家校关系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以家长群为例,其本应扮演家校沟通的桥梁,促进家校共育,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诡异的博弈,让家校双方倍感压力。

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和老师后发现,这些矛盾背后除了互相抱怨和不理解之外,更多的是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

家长吐槽压力巨大,老师直言无可奈何

北京市民刘波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他对那位“退群”的家长表示“特别理解”,“平日里,家长们的情绪就算堆积如山,也未必敢在家长群里对老师正面发作。正因为如此,当有人在公共领域捅破这层‘窗户纸’时,立刻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却无形间成为了“压力群”。这种压力来自于“看似留给学生实则留给家长”的作业或者其他任务。

在江西一所学校三年级的家长群中,老师直接点名批评几名没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标点符号都打错了,你当家长的不对孩子负责,不检查作业,想全部指望老师吗?”

这样的话被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关于老师让家长给孩子批改作业,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作为家长,他们都曾有过批改作业的经历,以小学为主。

刘波就是其中一位,他坦言,老师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家长必须批改作业,但孩子的作业完成质量高,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也会加分。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许多老师并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才让家长批改作业的,也有很多家长愿意参与其中。某些个别案例的争议,折射出的是教育改革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界限不清的问题。完全把教育的相关工作推给家长,当然不尽合理,但将一切工作推给教师,也未必就是“理所当然”。

李蕾在成都某民办中学当初中语文老师。她坦言,学校有传统,每次都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留作业,自己“从未通过家长群向学生布置作业”。

李蕾承认,现在学生“不太好管”,对于个别比较顽皮的学生,她有时会很无奈,会在家长群里发通知让家长督促学生完成。“更多的还是通知一些常规要求以及请家长注意孩子最近学习状态之类的,我也不会要求家长必须回复‘收到’。”

在幼儿园担任小班老师的李君对于家长群也是心有戚戚焉。在她刚入行时,原以为发点上课照片可以让家长了解一下教学情况,但家长群目前发展成了咨询群。

“有一次,晚上11点多了,我还在群里回复家长的问题。一次两次倒没事,若每位家长都这样,我怕连写教案的时间都没有了。”李君说。


家长想退群却不敢,生怕错过重要通知

对于家长群,更多的人表示自己正处于“想退群,但不敢退群”的两难境地。

“你可以关掉声音,也可以选择消息免打扰,可那些不会消失的未读信息却让家长们无处可逃。”刘波说,不加入微信家长群,信息来源少得可怜,还可能错过学校的重要通知;加了群,大量的信息容易让人坠入焦虑之海。

今年国庆前夕,一位家长在开家长会时突然情绪崩溃。由于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边哭边解释,自己要加班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本来上班压力就很大,还得盯着老师在群里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每天下了班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对于这位家长的情绪失控,受访的家长们纷纷表示特别理解。

虽然孩子还只是在幼儿园中班,但北京市民林辰还是对家长群的“险恶”深有体会。

按照她的说法,网上流传着的微信家长群潜规则并非笑谈,老师的通知是必选项,家长的讨论是可选项,向老师献殷勤是备选项,可一旦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所有不满和无奈都要放下,这一切都成了必选项。

孩子上幼儿园后,林辰的手机里多了两个微信群,有老师在的是一个,没有老师在的又是一个。“有老师在的家长群,只是为了方便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老师会通报孩子的在园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里与老师沟通。没有老师的家长群,就是家长之间互通有无的平台。”

林辰原以为,在那个没有老师的群里发言,可以百无禁忌。直到有一天,她才发现自己想错了。那次群里讨论元旦时班级集体购买物品,她没多想就在家长群里发表了反对购买指定物品的消息,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没多久,就有班级的家委会成员发来私信说,‘发表不同意见,请先和家委会私下沟通,以防影响班级团结’。”林辰回忆说,虽然她认真解释了自己的建议,但随后被告知指定物品已经得到老师的“拍板”。

此后,林辰没再吭声。从那天起,在单位担任中层领导的林辰开始学习如何在家长群里“当家长”。

然而,即使学会了谨言慎行,林辰有时候也会不胜其烦,因为“一个班不到30个学生,3个老师,可是群里总人数将近70人。有的家长把爷爷奶奶、舅舅姑妈都拉进了群。很多时候,老师介绍学生情况时,一些家长会在群里聊家长里短,把老师发的内容都淹没了”。

尽管如此,林辰也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万一哪天不@所有人,漏掉通知可就坏了”。

所以,林辰每天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把两个家长群全部翻看一遍,防止班级的相关通知信息被淹没在各类闲聊中。

家长群变成攀比群,努力表现源于心虚

面对与家长群有关的讨论,许多网友回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家校关系。一名网友在微博上问出了一个赢得海量点赞的问题——没有手机和微信的时代,老师们都是怎么过的?

有媒体报道称,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其依仗的无外乎两点:一是通讯发达了,写段文字发个通知,就可以把家长给安排了;二是现在的一些家长,比之以往有了更高的学历和能力。但家长群提供的应该是便利,而非压力;建立的应该是高效的沟通和和谐关系,而不是低效的纠缠和压迫关系。

建立家长群的初衷,不外乎是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降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成本。然而,这种看似理想的状态似乎并不理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家长群变成“负担群”“攀比群”“马屁群”。

“有人说,在微信盛行的中国,取消家长群的做法似乎并不现实,它终归在家长了解孩子动向、促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面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然而,随着技术发展,诸如我们幼儿园使用的家园互动平台让很多微信家长群的问题迎刃而解。”北京市民张文笑称自己是幸运儿,因为她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让家长进入某移动互联网家园共育互动平台,平台可以实现幼儿园动态发布、活动通知、签到等。

但张文曾经却为此焦虑过,因为“这简直不给家长留机会”。她所说的这个“机会”,其实就是“表现的机会”。

“表现的背后就是刷存在感,存在感刷足了,才能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更加关注。”张文说,她也曾反思过,为何当初听闻没有微信家长群时会焦虑、恐慌,甚至将互动平台的便捷视为“不合理”。

“作为家长,在家长群里绞尽脑汁地努力表现,其实是因为心虚。即使在社会上有再光鲜的外表、再荣耀的头衔,在家长群里也都要放下身段,我们要表示的是——我能随叫随到。”张文自我反思后意识到,作为家长,她一直生怕自己不够“优秀”、不够“灵活”而没有被老师选上,从而“连累”了孩子。

加入家长群一年多后,林辰感觉到,很多人都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敌人——“别人家的孩子”,而家长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也到处都是敌人——“别人家的家长”。所以,家长群里的各种明争暗斗才会如此风起云涌。

记者发现,即使各方意见都不统一,但有一句话几乎是每个受访的家长、老师都曾提到的——都是为了孩子。

家校关系扭曲的症结在哪儿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程方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家长群内频现问题暴露家校关系扭曲

记者:许多家校联系群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通过家校联系群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父母代为批改;有的学生家长在群里用各种肉麻的语言吹捧教师;也有家长因为对教师有意见,而在群里侮辱、谩骂教师。

储朝晖:微信家长群主要起到家长老师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作用。微信家长群里的交流与社会中的交流是一样的,遵循的原则都是相互平等。“跑偏”且出现溜须拍马的现象是因为社会中还存在这种现象和需求。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通过溜须拍马得到好处,有些家长存有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群这样的展示媒介将这种心态外显出来。

程方平:“拍马屁群”的出现反映了家校关系的功利性,是某些家长为了利益交换,将正常关系扭曲的一种表现。微信家长群的作用应当是教师和家长通过社交平台加深了解和配合。

微信家长群中的各种表现,暴露出家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教师与家长没有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以前家校合作最常用的方法是教师家访,现在多是通过微信家长群和打电话,教师给家长打电话的目的多是“提要求”,加上家长本身对学校整体也不了解,导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失衡。

第二是导向问题。“拍马屁群”的出现,从一方面表明了家长的评价占教师业绩比重太大,导致溜须拍马现象滋生蔓延。学校应当从多维度对教师进行考评,有效减少“拍马屁群”情况的出现。真正实现家校合作,一定要在家校之间建立信任,一定要有平等交流。提倡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做好针对性教育,提倡学校对教师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家校教育职责混淆,评价改革亟须推进

记者:家长群该不该退,能不能退,敢不敢退;为何家长群会成为让家长和老师“压力山大”的“压力群”;家长和老师在共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界限应该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很多家长关注的。

程方平:责任划分有时候会很具体,比如家长的责任就是要正确地指导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又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家庭的利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对他的孩子有利,也要对整个国家民族发展有利。

家校合作有一个误区就是对家长的要求,可能超出了大多数家长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就是分工配合不太明确。比如,很多学校开始办家长学校,它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办家长学校其实就是要给家长灌输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要追风,不要讲分数,不要不尊重孩子等。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的做法就产生了质变,开始要求让每个家长都变成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但这是不现实的。家长应该在生活上、处事上,给孩子更多的支持。

当然学校教育本身也有许多需要改的。例如学校现在也开始注意尊重老师,这些探索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建构并非纯知识的建构,还包含制度和文化。

大多数家长并没有能力指导孩子,批改作业。让一个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的家长去指导孩子写作业,是很难的。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可能大学老师也很难指导数理化。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将一些责任强行交给家长,是比较残酷的。家长更多的责任是鼓励孩子、保护孩子,让他身心健康发展,或者用家长自己的正能量来影响孩子就够了。

在教育方面,学校还是应该作主导。因为老师都是学教育的,家长不可能代替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独特地位。但是其实教师也要发展自身,也有自己的私人生活,教师也不能完全变成工具人,所以也要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在减轻教师负担的情况下,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前途。

现在一些探索是有争议的,比如教师负担过重,其中有些负担是形式主义的,就要审视哪些是形式主义的,把它去掉。家校怎么合作,怎么为社会服务,这些都是有方法的。如果能找到三者融通的路径,三方面的合力就会更大。其实家校合作本身就是减负,各自为政以后合作就变成负担。

熊丙奇:家长群变为作业群,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职责混淆,家校关系错位所致。要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归其位,给学生完整的教育,应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同时推进学校治理改革。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这为矫正家校关系的错位,指出了具体的路径。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但当前的家庭教育却被学校、教师卷入知识教育中。学校和教师称,这是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孩子成长,但实际是家校“共教”,就关注孩子的学业、分数。

目前的解决办法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学生被知识教育包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司其职。这也是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的原因。

但为何依旧存在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治理这一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对于教师给家长布置检查批改作业,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其实是支持的,对国家层面的要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视而不见。因此,必须强化教育督导,对不履行职责的,地方教育部门要严肃追责。

其二,没有建立能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并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教育部要求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都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与评价。从现实看,有的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只是摆设,并没有发挥作用。另外,对于家长如何参与学校办学,也没有搞清楚。学校办学分教学事务与非教学事务,教学事务应该由教师委员会负责,这才能保障教育教学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而非教学事务应该由家长更多参与,如是否购买校服,保障食堂卫生安全,要由家长委员会参与决策、监督。

但当前,很多学校要求家长参与教学事务,反而非教学事务参与力度不够,这也是错位的。没有有效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也导致家长相对于教师、学校处于弱势,教师安排做什么就得配合,家长担心若不配合,教师会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

储朝晖:有的人试图找一个标准答案,划分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边界,但我认为没有边界,因为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状况跟学校状况、家庭状况都有差异。所以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由家长委员会或者相应的组织比如家长的组织和学校协商,然后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一些规则,包括各自的责任是什么,权利是什么,边界怎么划分。

学校的主要教育功能是知识教育,家庭的主要教育功能是教孩子怎么为人处事。现在有一个偏向,就是绑架家长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或者有些家长主动积极参与。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家长的学识水平、教育能力参差不齐,是负不了这个责任的。

从学业上来说,大多数家长最多能够解决三年级以下的问题,但是三年级以上的学业问题,多数家长是解决不了的。(赵丽、邢懿铭/法治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20年11月18日 16:5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