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时候寒门都难出贵子,家里要出贵子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我98年参加高考,分数比当年北大线还高,但上了个师范大学。我是典型的农村孩子,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刚上大学,我报志愿的时候就是在离家不远的学校里面找个学费最低的。我们那个时候是先报志愿再考试。其实在报志愿之前我和父母对高校一无所知,甚至在拿到填志愿的书之前连一本二本是什么都不清楚。我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只知道自己每次考试都比第二名高很多分,但因为自己上的是二流高中所以总认为自己不行。在这种情况下我敢报好学校吗?这就是农村人的悲哀,穷而且没有见识。
在我们那个时代大家学习还是靠自己的话,现在学习还得拼爹。我们那时候没人上补习班,或者说补习班这个东西就不存在。现在有钱人的孩子在城市师资强的学校上学,请的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毕业生来补习。没钱人的孩子只能在农村里面接受落后的教育 ,补习也只能尽尽人事。穷人家的孩子看不到竞争,富人家的孩子更知道竞争的残酷,事实上现在富人的孩子比穷人家的孩子更努力。穷人的孩子考不上去打工或者随便找个学校复读,有钱人的孩子去衡中这样的学校复读,结果能一样吗?客观条件的差距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上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了,农村孩子想和城市的孩子竞争太难了。
穷人和富人家孩子教育的差距还有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越落后的地方越不重视教育 越穷的人越不重视教育。像我所在的地方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将来在旁边铁箱厂干活就不错,他们认为别的地方工资都很低他们这里有工厂很发达。我认识一位家长,她女儿五年级了个位数加个位数都算不清楚,她还去学校和老师讨价还价作业能不能少做点说孩子太累。在这里像她这样的家长还不少,他们觉得孩子考试能及格就不错,事实上一个班各科都能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孩子能成才就是奇迹了。与此相对的是,当地的老板们都把孩子送到市区去读书了,还有一些人甚至送到郑州了。越有钱越重视教育,越穷的人越不把教育当回事。
从古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寒门都难出贵子。在我国恢复高考后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大学生的比例是越来越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农村教育采取了很多扶持措施,在招生政策上也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有所倾斜。前不久,清华招生负责人欣喜的告诉我们,清华大学2020年所招新生中来自于县级及以下的高中的占比超过31%。
来源:小聪聊教育
声明:本文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