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当家长带着他们各种“问题”的孩子来寻求帮助的时候,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内心的委屈:
“我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给他买最新款式的手机,买名牌衣服,做最有营养的饭菜,上最好的私立学校,但他却叛逆,不好好上学,早恋,打架,还说我们根本就不爱他!”
当我请父母思考:“为什么父母为孩子操心、忧心、担心,可孩子却越大越不领情,是什么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结果与意愿相违?你知道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吗?”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能从父母迷茫的表情上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无助。
01
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被看见!有价值!很重要!
对于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作者是这样描述的:
“你猜孩子们最想从你那里获得什么?最新款的手机?新鞋子还是名牌衣服?一次迪士尼乐园的旅行?还是顶级私立学校的学费?每个孩子都喜欢买新东西或是到超赞的主题公园玩,但是所有孩子真正渴望的东西是更深层次的,根本不是漂亮的衣服、新潮的电子产品、昂贵的旅行,甚至高昂的学费。
我认为,大部分失败的家庭教育,是由于我们对孩子茁壮成长所真正需要的东西缺乏了解。每个孩子都希望问三个问题:
我被看见了吗?
我有价值吗?
我重要吗?
当孩子觉得被看见,认为自己有价值,并且觉察到他们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而获得重视,他们便能感觉充满力量,这种能量会转变成他们对所关注的事物的真正热情。换句话说,他们本性的自爱通过对生命的热爱显现出来。”
2018年台湾影视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经播出,引发热议,被誉为“中国版《黑镜》”,这部剧用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将升学体制底下,父母望子成龙的比较心和控制欲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猫的孩子》故事里,阿衍的虐猫行为被发现后,在去警察局的路上,对妈妈歇斯底里的喊出:“你爱我吗?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为什么你都只看到你自己?我怎么会变成这样?你不爱我!你们看不到我有多努力,想要变成你们想要变成的样子,为什么你们都只看到你们自己想看到的?”
当父母看不到真实的孩子,就无法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自然就无法给到孩子需要的爱。
02
什么导致了父母无法看见真实的孩子?
是父母内在的焦虑恐惧!
2017年央视推出一部三集记录影片《镜子》,客观真实地用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呈现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引发了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关注。
纪录片的开头,泽清缓缓的走向昏暗简陋的舞台,用平静老成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影片传递出的教育理念,与《家庭的觉醒》不谋而合。
03
觉醒的教养技巧
是父母子女一起成长
在《家庭的觉醒》中,作者介绍了9个很接地气的教养技巧,每一个技巧都描述的详细而具体,几乎是手把手的在教我们一步步做到觉醒的教养。
1、从期望到投入
2、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3、从混乱到平静
4、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5、从情绪到感受
6、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
7、从评判到共情
8、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9、从战场到谈判桌。
更有意义的一点在于,本书不仅在“术”的层面给出我们具体的方法,而且在“道”的层面启发我们觉醒,觉察到我们自己的内心,从而做到父母越觉醒,离孩子的心就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养。
来源:心灵花园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