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拓荒号:石亚茹 ((企业头条)
评论

(一)种子不开花不一定都是参天大树,或许你给养废了

我国有这样一位老师,叫王金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他从教三十多年,曾任班主任、校长等职位。2003年他所带的一个班,共55名学生,其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

他被评选为“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全国十大名牌教师”。2006年他把独生女送进了北京大学。
王金战老师曾送给家长一段这样的话:

“不管成绩怎样,没有什么优生差生的区别。家长们知道,每一个小孩都是种子,只是每个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 却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紧盯别人的花,不要觉得别人家的永远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看着他一点点地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这段话说的非常好,我非常欣赏。

但是看的人抓取的信息却各有不同。

有一些父母只看到了最后一句话:“你的种子永远都不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下面这几个词?

——“相信、细心、呵护、看(声调四声)着、幸福”

有的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朵花,更不相信他只是花期迟,一直焦虑着紧张着,不断地拿着鞭子往前赶孩子,过量的浇水施肥、风雨历练,结果,把一个嫩生生的小苗打压的一直抬不起头,萎靡不振。

有的父母刚好相反。

他们“乐观”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一棵参天大树,平时不去引导和干预,一切随着孩子心意,想玩游戏就玩游戏,想看电视就看电视。他们以为,只要给孩子自由,孩子就能自己长成大树。到最后,当父母发现他既没有成为大树,也没有如期开花之时,才看到他身边杂草丛生,原来他根本没有得到足够的养分,他被父母养废了。

所以,我们去看一段话,不可只截取一小部分,要完整地去阅读和吸收。如此,我们才能得到相对完整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为己所用。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二)大多数高考状元,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

【注】我这里说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是指物质上的良好,更多的是精神上“良好”。因为“物质”只会锦上添花,“精神”才能雪中送炭。

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以为高考状元都是死读书的“书呆子”,都以为他们是被“控制型”父母管教出来的埋在题海中的孩子。可是,想象总是很偏颇,现实总是很打脸。

很多高考状元不但一点儿也不呆,更是全方面发展,不看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会甩我们几条街。

(1)湖北省高考状元——唐楚玥

2020年湖北高考状元唐楚玥总分726分,其中语文146分。她不但学习好,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笔记,还特别热心公益。她曾在学校组织的义卖活动中,有一本笔记拍卖到6000元,连同其他的书法作品和课堂笔记拍卖所得,全部捐助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唐楚玥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用24个字进行了总结:''归纳整理、发现问题、不懂要问、劳逸结合、保持心态、树立目标。''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父母每天陪她锻炼三次】

唐楚玥兴趣广泛,她会弹钢琴,能演话剧,运动会200米跑还能拿第二名。

平时她爸妈都会陪着她一起运动,每天锻炼三次,这样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学习也更有效率。

优秀的父母都是相似的。

还记得武亦姝吗?她之前不是学霸,考进中学兰生复旦的时候成绩垫底。但是进入初中后,武亦姝的成绩迅速提升至年级前十名。

她2019年高考以理科总分613分的成绩(上海高考满分660)位列上海考生第65名,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

她父亲每天下午4:30就不用手机,专心陪伴孩子。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些成绩羡慕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人家父母陪伴孩子的那份用心。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2)山东高考状元:孟令昊——大提琴十级

山东省的高考状元是来自潍坊一中的孟令昊。语文125分,数学150分满分,英语145分,物理98分,化学97分,地理96分,总分711分。

孟令昊在学习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大提琴与打游戏。每天晚自习放学回家后,他都要最少练两个小时,即使在最紧张的高三,他依旧保持练习,以此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孟令昊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只要学就一定要学透、学精。他练大提琴不是玩玩而已,不断已经过了十级,而且,在今年春节前,他已经通过了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的专业测试。

也就是说,即使他的高考分数不够,他也能通过高水平艺术团进入清华大学。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父母很民主】

孟令昊的父母都是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家庭氛围很“民主”。

孟令昊说:“爸爸妈妈特别懂我,从来都是鼓励和引导,即便是考砸了,也都一直安慰我。”

特别懂我。——这四个字,秒杀一大半父母。

若我们问孩子:“孩子,你觉得爸爸/妈妈懂你吗?”

你觉得你的孩子会给出一个什么答案?

如果他们上了初中、高中之时,又会给出什么答案?

据我所知,不少孩子到了初中就已经对父母关上了心门,不愿再和父母聊天。

原因是什么?

都是孩子不懂事吗?

如果孩子和父母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会不愿去做吗?

(3)北京市高考状元:王淇颖——爱文学爱旅游

北京人大附中考生王淇颖同学高考裸分722分(语文135分、数学140分、外语147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物理100分),极有可能是北京市2020年高考状元。

王淇颖属于全面发展型的学生,性格比较内敛低调。

她十分爱好文学和写作,目前已在多家报刊发表文章近三十篇。她曾入选作文专业刊物《作文通讯》2019年第10期的“通讯之星”。这期“通讯之星”中介绍:“王淇颖爱好文学、旅游、运动,座右铭是‘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她喜爱的名人是鲁迅、张爱玲,喜爱的书为《百年孤独》。”

她也很喜欢运动,曾在人大附中羽毛球、足球比赛中获得佳绩。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父母陪她走遍了大江南北】

王淇颖热爱旅游,她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以及海外多国,名山大川、名人故居、博物馆……这些经历和见闻,都给了她许多人生启示和创作灵感。

大江南北、海外多国。——这八个字背后的含义很深。父母不但有能力带着孩子出去玩,父母还有时间陪着她一起欣赏世界万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那么,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行了万里路呢?

每一个高分背后,深究之下,都会有很多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地方。

有的父母没有读过几年书,没什么太高的格局,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看不懂的,不意味着孩子看不懂。

我们的认知有限,但不要给孩子设限。

在能力范围内,多带着孩子出去见世面。

(三)这些事我们做了,不代表我们也行;但不做,一定不行

韩寒在面对媒体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经常我在比赛的时候,有人找到我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

我说:“你学我退学干嘛呢?退学,很简单,所有人都能学得了。你学点别的嘛。退学本身是一件失败的事情。因为你没能胜任那一项挑战,你只能从那项挑战里退出来,然后自己走其他的道路。这不值得学习。”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韩寒不是因为他退学了,他才成为了“韩寒”,而是他本身就有闪光点在亮着。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退学,而是因为他的才华。

同样的逻辑,很多人羡慕马云,说:“马云不过是师范毕业,不也一样成为了顶层人物!”

云之所以走到现在这一步,不是因为他是师范毕业,而是因为他有着很多我们没有的品质。比如坚持不懈、勇气魄力、洞察力、前瞻性、交际能力,包括际遇。

所以,不是每一个师范毕业的人,都能成为马云。

思考问题,如果本末倒置了,结果便会有天壤之别。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同理,我们向这些高考状元们学习也是一样。

三个高考状元,我总结了这三点:

(1)父母足够的、高质量的陪伴。

(2)家庭环境很民主,父母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很懂孩子。

(3)父母欣赏孩子,陪着孩子走遍大江南北和海外多国,开阔孩子眼界,丰富孩子阅历。

我们做到了这三点,我们的孩子就能成为状元吗?

不会的。

但是,我们会距离那里更近一些。

而且,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我们一定会离那个目标越来越远。

  • 做了,不一定成功;
  • 不做,一定会失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得过且过的父母,很难养出孩子的诗和远方。很多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努力和付出。

解读高考状元的特点与家庭,审视我们的育儿方式,整装前行

相信上面这张照片刚刚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震惊了很多人吧?

大家总愿意用“个例”去说芸芸众生。

我们看得到马云、师范毕业、成为了顶层人物,却没有看到更多的师范毕业生一辈子本本分分在小学中学教书育人,拿着固定的工资,平凡安稳过一生。

我们看到有北大学生肄业、辍学,或者毕业去卖猪肉,却没有看到更多的清北毕业生大多都过着我们想不到的上层生活。

不要看个例,而要看基数,看平均。

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对芸芸众生来说,更精准。没有什么方式,能比“读书”更快地改变自己的人生。

可是,有的父母说:“人家的孩子根正苗红,生下来就与我们不同,这怎么比?”

这不是在“比”,这是在向优秀学习,向优秀靠近。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状元,但是每个人都有他需要爬的山、需要克服的困难。我们不是非要成为上图中的人,而是我们要努力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和引导。

我这篇文章没有提到孩子应该怎么做,更多的文字都在说家庭环境,在说父母应该如何做。

我在表达我的一个观点:

孩子无论先天如何,他们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孩子。不能因为他不如别人有天赋,我们就放弃了培养和引导。或者干脆自暴自弃地甩锅:“他太笨了,我也没办法。”

既然这一世,我们成为了他们的父母,我们就要努力修炼一双慧眼,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取长补短,助他成长。

既然这一世,我们成为了他们的父母,我们就要学习更好的育儿方法和理念,增进与孩子的关系,更好的陪伴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在自身基础上,走向他能走到的更高的位置。

如此,当我们老去之时,我们的心中才了无遗憾。

才不枉做一回父母。

【注】

“更高的位置”,不单纯指金钱财富、社会地位,更多的是指他“人生的高度”。

比如:

  1. 如果父母不引导,我也不努力,浑浑噩噩,或许只能上个中专/大专,一辈子做一个流水线工人,有个小家,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 可是,如果在成长阶段,在上学期间,父母及时的鼓励、用心的教育,我能从一个普通本科毕业,最后成为了一个小工厂的工程师,有余力享受一下“诗和远方”。

如果让你帮孩子选择一条路,你选上面哪一个?

不是非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状元”或“首富”,才意味着是成功的父母。

在我的概念里:

——成功的父母,是能在孩子有限的条件之下,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努力成长,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内心有力量。

这便足矣。

这便是我们父母的最大价值。

来源: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