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短短几年间,变化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和消费习惯,物联网,大数据成为各个行业的热词。然而在探索"教育互联网+"的道路上却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自夸美纽斯时代,数百年的教育模式,如同一列轰鸣前进的蒸汽机车,巨大的惯性,使得对于它来说任何提速和转向都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教育的"互联网+"运动,在我看来,其意义相当于从蒸汽机火车,直接过渡到网络化的高铁时代,二者的效率和模式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在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西安),很多家长依然是谈网色变,视网络如猛虎!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未成年人自制能力差,而网络内容又是龙蛇混杂,家长的担心当然也是有道理的,这种心态就像是"大鲧治水"。鲧,是大禹的父亲,也是为万民苍生,投身治水事业,但结果却一直差强人意。因为他治水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堵"但是这只是把危险延期而已。
但他的儿子大禹采取的确实"疏"的思路,最终却治水有功。来看看下面的数据,这是笔者的自媒体后台大数据图像,可以明显发现,北上广以及东南沿海区域对于网络课程的接受度明显高于笔者所在的西北纵深地区。
所以如何对网络学习进行"疏导"才是最重要的。观念不更新,教育的互联网+就永远是冬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庚子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的疫情,让所有中国人,现在看来是让全世界所始料未及,所有的行业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领域也概莫能外。当师生之间不能再面对面的进行授课,现实在倒逼每一个从教者和受教者得重新开始思考将如何教如何学?当开学延期的消息终于从意料之中变成板上钉钉的事实时,网络教学一夜之间就跻身网络热搜的关键词,老师们被调侃为十八线女主播,各种网课翻车的片段,也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网上授课,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虽然有时还会摔倒,但是周围还是充满了关爱和谅解。不消半月时间,优秀的教师同仁已经可以从容不迫的安排各种网络教学的活动。班主任组织各种网络班会,家长会。年级组组织开展"云会议",甚至还衍生出"云监考""云阅卷"。蛰伏多年的互联网教学的种子,叵一萌发,便有拔节抽穗之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教学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授课平台。我主要从录课和直播课两种形式进行分析。
1.录课,就是在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录制当节所需的教学视频,也就是要做好教学微课。最容掌握的微课形式就是"PPT+录屏软件"的组合,十年间笔者所使用过很多款录屏软件,其中最好用的是"剪辑师"无水印,操作简单易,系统占用率低,合成视频文件体积小。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是官方免费的!在此向此款软件开发者致敬。这种模式的录课所要求的硬件支持是最低的,所需要的物料只有一个电脑(笔记本电脑内置麦克风)和麦克风即可。使用ppt教学,剪辑师录屏,同时录制声音。导出文件也可以使用剪辑师进行简单的裁切和去错,输出的文再通过微信,QQ群等平台分享给学生就可用于教学。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而且ppt播放是程式化的,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课堂参与感。而如果要做出精美的,有设计感又有代入感的ppt课程,所花费的精力将会更加巨大。
上述模式如果要加强代入感,就需要增加,硬件设备,"摄像头+绘图板(注意:是绘图板不是手写板,手写板只能用于写字,而绘图板更接近真实使用笔的情景)"摄像头可以记录老师的表情,插入ppt视频的一角。而绘图板可以让老师进行板书圈阅,推演方便生成性的知识讲解,录屏软件录制的多媒体视频画质不佳,如要进一步对视频课程进行优化,还可以使用较专业的视频处理软件,我通常使用的是"adobe premiere"很专业,但是上手也很友好。
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很多学校是选择"一师一优课"的平台进行教学的,该平台的优点是优质课程资源丰富,选择多样。但是缺点是,学生在同一学科各个章节相邻课时之间连贯性体验较差。因为每一位优课老师的授课思路和针对的学生群体都是不同的。因此学生也普遍反馈,感觉难以融入当时的课堂。
2.直播课程 根据已有的微信群,QQ群也可以开展互动性更强的直播课程。这两款软件堪称是"国民软件"所以群众基础较好。但是术业有专攻,笔者认为QQ群直播的课堂体验并不是很理想。QQ群里每个参与者是平权的,都可以自由的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所以对于小班授课管理较容易实现,但对于近50人的班课制,如果学生家里环境嘈杂,班级群里就乱成了一锅粥。如果老师群主禁言所有人,那就等于切断了课堂交流的纽带。即使如此已依然不能完全屏蔽背景噪音,因为每一个人掉线后再上线时,他的麦克风又会自动打开。所以不推荐使用。
另一款可用于授课的是云会议软件"zoom"可以共享屏幕和窗口,而且可以开启全员静音,以及远端批注,同一个课件不仅老师可以圈点。学生也可以在远程圈画,而这则很有利于课堂的交流体验。但是普通的zoom会议室只支持100人以内会议,如果要面对跟多的人的话,参与难度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款就是阿里系的即时通讯软件"钉钉"使用钉钉群直播的体验是以上三款软件当中最好的。钉钉支持群直播形式也很丰富,默认全员静音,但是可以悬浮在最前端的文字交流界面使得其互动体验优于前面两种形式。学生在课堂进行时可以随时通过文字发送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如需个别同学回答,则可以通过实时"连麦"点名回答。而每场直播完成以后,当节的课程内容会以视频文件的模式在群文件当中保存,支持视频回放功能,师生互动体验较好。
以上观点仅以笔者个人体验做出评判。因为我周围也有老师也是用别的软件感觉不错的。我对钉钉的好感是基于多年来尝试过各种翻车与困境被解决的喜悦之情。或有过度之处,还望见谅。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庚子年的春节体验,注定会成为所有人一生的记忆,前两天,宅家多日的我出门去买菜时突然发现小区里已是繁花似锦。今年的疫情让所有人,延迟了对春天的感受,或许当我们再次相遇在美丽的校园中的时候,教育的"互联网+"也如这繁花似锦,香气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