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改革,语文成为考试之重,而学好语文需要大量的阅读基础,不爱阅读成了硬伤。很多人看到这一改革,纷纷感叹:寒门难出贵子!其中很大一部分寒门孩子,说的就是农村孩子。
曾经是一名农村孩子,现在也有很多亲戚在农村,切实的感觉到农村孩子的不易,以及未来对农村孩子的苛酷。然而,我又特别想说一句:农村孩子的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造成的!
可能,我一说出这句话,很多人都会骂我不孝,哪里有人把自己的不幸归罪到父母身上的呢?父母把孩子辛苦拉扯大,极属不易,还怎么能苛求那么多?等等。
请诸位静下心来,容我仔细分析一番,等我分析完,你们再骂不迟。
先从文章开头那件事说起。
语文成为考试之重,理所应当,如果连语文都学不好,怎么有能力去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毕竟语言、文字是知识的载体啊!然而,语文学习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基础。大部分城市孩子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其一是借阅、购买书籍方便,其二是父母自身觉悟高,明白阅读的重要性,肯下功夫,肯花钱。但是,我们的农村父母呢?
先不说干农活太忙,没有时间给孩子读书,也不说农村收入低,没有闲钱买书。就说说农村父母的思想吧!
估计大部分父母都是过一天算一天,不肯为将来打算。他们就算闲了下来,也不会读一页书,宁愿把时间花在打麻将、看电视上,却一边搓着麻将一边教育孩子:快去学习,你看你爹娘活得不容易,你要为家里争光!
我就纳闷了:你自己不思进取,怎么好意思教育孩子呢?
现实就是:他们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把钱抠得紧紧的,认为除了学习书籍,买其他书籍就是败家!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几个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估计早早就学会了打麻将、沉迷电视节目了!
庆幸:自己的父亲虽然是农村人,却喜欢读书,家里也有存书,由此养成了我和弟弟酷爱读书的这一好习惯,不过,父亲也因为读书太另类,被村里人集体嘲笑,直到我和弟弟都大学毕业后才停止了这份嘲笑。我由此深深体会到了农村人的愚昧和顽固!
除了读书这一劣势,农村孩子还有一个深深的痛处,那就是为人处事。
农村父母干的是体力活,不会轻易动脑子,就算动脑子,也是为了蝇头小利争抢,或者在家长里短中辩个对错,格局、眼界太窄,所以,他们的为人处事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话不经过大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图个痛快,却美名其曰:直爽!再比如:喜欢占便宜,不管多小的便宜,只要占上,就是喜事!却从来没有想过该怎样赚大钱!等等。
这样的为人处事,会给孩子带来根深蒂固的影响,以至于长大后在事业、生活中处处受限。然而,我们的农村父母们却不自知,还怒斥自己的孩子没有本事,学不会别人的处事圆润和挣大钱!
他们不能静下心想想:处事圆润的孩子有他们的父母言传身教,挣大钱的孩子有富有的父母给高的起点,农村的孩子,有什么?
其实,小编非常不想抨击农村人,可是正因为小编出身农村,更希望农村出来的孩子优秀,才会这样大胆的说出这些!
农村孩子的艰难和卑微,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父母造成的!出身不好也不是无法挽救,很多优秀的人才也出自于底层,然而,出身不好,父母又不肯好好教育,孩子想出人头地,难呀!
农村的孩子,如果能绕开父母的影响,自立自强,也是可以出人头地的!
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能够改变自己,或者,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能够风雨之后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