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教育 > 正文

你的急躁 给了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01我的孩子3岁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我让他干啥,他偏不干,不让他做的,却偏要做。怎么办?我家孩子异常的懒,我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家宝宝耐心跟他讲道理不听,吼他不听,骂他不听,打他也不管用,要怎么处理呢?我家孩子学习完全不用心,根本不愿意…

你的急躁式教育,给了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01

"我的孩子3岁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我让他干啥,他偏不干,不让他做的,却偏要做。怎么办?"

"我家孩子异常的懒,我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家宝宝耐心跟他讲道理不听,吼他不听,骂他不听,打他也不管用,要怎么处理呢?"

"我家孩子学习完全不用心,根本不愿意动脑筋,只要我一离开,就边写边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类似的留言。

他们急切地想改变孩子的现状,却没有意识到,目前这种状况恰恰是由于他们的急躁式教育造成的。

02

急躁式教育,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对必须经历的环节缺乏耐心、坚持和等待,希望直接收获结果。

这些家长都希望孩子优秀而成功,也因为教育孩子的困惑而寻找解决方案,平时也会关注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文章,会因一些内容受启发。

可是回到现实,一切照旧。

于是,有人说,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有人说,我也知道孩子需要耐心和引导,可是当你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时,就忍不住要发脾气!

还有人干脆说,我也试了几天,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对我的孩子都没用。

这就好比你告诉孩子"好好吃饭你就可以快点长高长大",孩子却觉得"我都好好吃饭几天了,怎么没有长高长大呢?"

于是,他也不好好吃饭了。

03

每个人从理智上明白一个道理都很简单,可要按照别人告诉你的道理去改变自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因为你早就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多年的惯性,让你有了这一系列自动化的心理反应。

每一个习惯都是行为的不断重复,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以上的坚持,改掉一个习惯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要同之前顽固的惯性作斗争,那种惯性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还会时不时地反扑。

孩子也是一样,他形成的一种惯性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能按照你的要求改掉的。

所以,我们要给予自己和孩子一定的时间。你需要坚持,孩子也需要坚持,你的坚持是你改变的唯一途径,也是孩子改变的动力。

如果我们自己都改不了自己,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做到?


你的急躁式教育,给了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04

教育孩子太急躁的结果是:你满满的失望,孩子满满的挫败感。

因为着急,你会要求孩子听话。因为孩子听话,就是实现你期望的捷径。

看到孩子不听话,你会就忍不住大发脾气,甚至忍不住要把孩子打骂一顿,因为这样做收效最快。只要大人一生气,孩子为了不吃眼前亏,就会屈从。

于是你觉得孩子就是欠打骂,吼一吼打一打最管用。

因为着急,你剥夺着孩子学习试错的时间和机会,你嫌孩子吃饭慢,穿衣慢,整理书包慢,干脆给他喂饭,替他穿衣整理书包,久了就培养了一个磨蹭、依赖、动手能力差的孩子。

因为着急,你扼杀着孩子的天性。你不给孩子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不给孩子获取和总结经验的时间。

因为着急,你还很容易给孩子贴标签。

"我的孩子如果不在旁边看着,他完成作业的质量就很差,写出来的字没人看得懂!只能陪在身边监督他。"

这就是标签。它形成的暗示,会让孩子难以摆脱不认真不自觉的状态,更让大人无法放手。

其实不是孩子真的要你监督,而是你没有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养成自觉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期望一句"我不监督你,你自己要好好写作业",孩子就能自己认真自觉;恨不得今天跟孩子讲了一个道理,明天孩子就立即变了一个模样。这样的心态,肯定要失望。

久了,孩子也变得急躁、依赖、不动脑筋,不会坚持,他会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失败者,也无法改变。

05

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很急躁,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长大,换了一个人。

比如,大学前不让谈恋爱,大学后却着急着要他们直奔结婚生子的主题。或者今天说一句,明天坏习惯就没了,好习惯就形成了。

现在是讲究效率的时代,大人的焦急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把这种心态用在家庭教育里,无论别人给你再好的建议和方法,对你都不会有效果。

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播下一粒种子就能马上收获果实。培育一颗树也需要浇灌栽培,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何况是培养一个有思想的漫长的生命?

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是最不能急躁的。

06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淡化孩子的问题。

而不是如临大敌:你怎么还不自觉?怎么还磨蹭?你昨天说的好好的,要改的,怎么又这样了?看来你是改不了的!

只要你一说这话,你的孩子肯定改变不了。

因为你已经给他贴上标签了:他就是这样,改不了的。同时你也给了自己暗示,所以你也不做努力和尝试,你觉得做了也没有用。

只有淡化了,问题才不会魔咒般地跟着你和孩子。

然后,我们再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

比如孩子今天写的比昨天认真了,就鼓励他:"不错啊,有进步了""你做事变认真了,真的很棒"

有了这样的积极暗示,孩子就有了改变的意愿和动力。

最后一点:坚持,不要放弃。

大人自己要坚持,给孩子做出表率,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每个人在改变习惯时难免会有反复,当孩子反复时,最考验大人的耐心。记住无论如何都不要去否定孩子,尤其当孩子想要放弃的时候。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大人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要做的是信任他,鼓励他,帮助他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然后,静待花开。

标签:早期教育 育儿 2018年07月30日 14:1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